三合一(3 / 7)

在桌上,自己进后屋棚子又去给李修捞咸菜。

等她切好咸菜,再坐到李修对面时,李修已经吃了小半碗饭。“那个,李修…你,一会带着酱鸡蛋走哈。你记得拿到手放一天就能吃,最多放个两天,再多估计就坏了。”

“好。“李修含糊地嗯了一句,然后又抬头看姜玥,“你的鸡蛋煮好了。”“哎呀,忙忘了!”

姜玥匆匆起身,挥着胳膊去拿笨篱,小跑到大锅旁边捞鸡蛋。端碗吃饭的李修微微抬眼看她的背影,扒饭的筷子停了一瞬又动起来一一蛋炒饭好吃,咸菜条也好吃。

李修吃饭的速度很快,他放下碗就加入姜玥那边剥鸡蛋的活计。“姜玥,你昨天说笋干没有了,所以那筐笋够你吃一段时间。”李修把白白嫩嫩的鸡蛋投进旁边装料汁的小罐,又拿起一只继续剥,“还有,那些竹子,可以用来替换那几根快倒了的豆角架子,也可以做鸡圈围栏,要是不会用……”

“嗯?”

姜玥看他。

李修点了下头:“没事,我之后有空会再来看你。竹子不会用就放着。你一个人好好过日子。”

一一好像没什么要嘱咐的了。

姜玥点点头,把手里那个剥得坑坑洼洼的鸡蛋放进小罐里。“那你有空的话,一定要来吃饭啊。”

“好。”

李修声音如往常平静,表情如往常没有变化。姜玥看他一限,想开口却又闭嘴一-实在是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她有很多话想对李修说的,可都不合时宜。算了。

李修用草绳把装着酱鸡蛋的小陶罐捆得紧紧的,然后拎着出门。“姜玥,谢谢你了。”

他说得是手里的酱鸡蛋。

“那个……”

姜玥起身,跟着他走到厨房门口:“我送你出门。”“不必。”站在院中的李修左右环视,视线重新回到姜玥身上,“手推车,你随便用就好。我不带走。”

姜玥点头,“好,你有空要来!”

“有空……一定!”

李修看姜玥的表情多了一丝笃定。

然后,他一个原地起跳加"飞"走,以一种姜玥无法理解的方式从小院中消失了。

所以,李修又走了。

他这次待了五天。

院子空空,姜玥收回视线,两手一起顺了下耳边的头发,转身把桌上李修用过的碗筷捡进木盆里。

民谚云:“小满暖洋洋,不热也不凉。”

最近天气好,田里的作物长得也好,所以石头岭的村民们整天都喜眉笑眼的。

前段时间雨水足,小满前后天晴又不燥热,田里的麦穗灌了浆一一一颗颗麦粒乳熟饱满,已经预示了今年的好收成。而姜玥心情也很好。

作为村里唯一种豆子的人家,她的努力和辛劳也初步得到了回报一一青绿的豆荚挂满豆杆,青豆子把豆荚撑得鼓鼓的,豆荚外面的绒毛也都立了起来。迎着晨光,姜玥乐呵呵地背着背篓下田。

她要摘些毛豆吃,还要摘些分给相熟的村民一-之前人家都帮过自己,所以该分些时令的食物与他们尝尝。

田里的豆杆长得齐腰高,姜玥把背篓放在身后,自己弯下腰去,从豆杆上挨个掐些豆荚下来。

除了豆荚上有小毛,大豆的茎、杆、叶上也都有毛一一这些毛并不刺人,而且姜玥真心觉得它们可爱。

是毛茸茸的豆子!

是姜玥亲手种出来的豆子!

是煮煮就能吃,还能去镇上卖的豆子!

大豆实在是一种很勤奋的作物一一姜玥边摘豆荚,边美滋滋地在心里称赞。大豆植株的主干上长了很多分支,而每一根长成了的豆杆上都布满长豆荚的芽点,那些芽点上挂的豆荚数量不一,靠近大地、没阳光的地方挂两三个豆荚,靠近顶端、能受着阳光风雨的地方,能挂七八个豆荚。地里的营养就那么多,为了豆子长得好,姜玥有意识地在豆荚长得密的地方掐掉两三个一-自己的口腹之欲满足了,秋天也能少收几个瘪豆子。但豆荚连着豆杆的那段小小的茎实在很坚韧,掐起来怪费劲的。如果用镰刀反而容易伤到豆苗。

要是带了剪子就好了。

姜玥心里提醒自己下次带齐工具,自己回身把一捧毛豆倒进背篓,又托着背篓往前走几步。

“姜玥姐姐!”

远处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呼唤,他似乎边跑边喊,气喘吁吁的。姜玥疑惑直起身子,寻着声音的来处看,是张叔张婶家的小儿子虎子一一七八岁的小男孩笑起来憨憨的,他一和姜玥目光对上,就边跑边蹦地招手打招呼“虎子,你来地里!"姜玥朝他招手。

虎子是来给姜玥送菊花苞的一-前几天张家的二女儿兰秀病了,姜玥借了张家半碗白米、两个鸡蛋给她补充营养。

虽然东西都还了,但张婶明显还是过意不去,非要想着再给姜玥些什么做感谢。

姜玥是没想要其他回报的,她知道张家最近的经济状况不太好。但张叔张婶是要面子的人,她不好直接拒绝。再说,邻里之间,就是这一来二去的,感情才会深。

于是姜玥就说,要虎子有空的时候,帮忙去河边采点没开的野菊苞晒干给她一一野菊花泡水,是简单方便的消暑之物。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