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1 / 3)

第40章第四十章

熙宁七年,八月初十。

齐州近在眼前,圆娘心情十分激动,一则终于可以登岸了,她再也不必天天吃晕船药,二则马上就要见到苏辙一家了!二苏兄弟情深流芳千古,甚至后世有人戏称苏轼是弟控,苏辙是兄控,二苏既是兄弟又是知己,世所罕见。

是以,圆娘早就期盼着二苏重逢的这一天呢!她特意穿了皂缘交领海棠红缎夹衣,腰系泥金花草纹红绸带,配嫩柳色丝绢夹裤,雪青色喜鹊登梅缎面平头鞋。

拂霜将她的头发都编成数绺小辫,分作两股团成双丫髻,拿鎏金折股钗簪着,然后用胭脂色/流苏发带缠紧。

红裳雪肤,此番装扮更显得她玲珑可爱!

朝云左瞧右瞧总觉得少点什么,于是翻开自己的梳妆盒拿签子挑了一点儿胭脂,给她点在了眉心处。

“活像个小仙童!"王闰之笑意盈盈的赞到。辰哥儿在一旁抓耳挠腮,欲言又止。

圆娘也不必问他,准没好话!

然而,辰哥几自己憋不住了,他仔细打量了圆娘一番,悄声对她说道“圆妹,我觉得你今天像一只行走的红灯笼!”圆娘气笑了,叉腰刚欲说些什么,下一刻此子便被其父提着耳朵拎走。苏轼咬牙切齿的教训道“少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圆娘抬眸问任嬷嬷道“嬷嬷,我像红灯笼吗?″任嬷嬷慈爱的看着她笑道“小娘子就该穿的鲜亮些,看着活泼。”圆娘深以为然,她立在师父身侧,故意跟辰哥儿分开来站,今天先不跟他好了,等她气消了再说。

说话间,船便在齐州水北门码头靠了岸,待停稳后,老内知和砚青指挥奴仆搬运行李箱裹,其余人皆随苏轼上了岸。圆娘引颈眺望,见岸边有一排马车,尽头是一个气质沉静、面如冠玉的年轻书生,他领着阖家大小在等候什么人。

“叔父,叔父,我们在这里!!"辰哥儿挥手喊道。年轻书生闻言凝眸,待看清来人后,忙疾走数步,一把握住苏轼的衣袖道″阿兄!”

“子由!”

二人执手相看泪眼,情至深处,竞无语凝噎。自熙宁四年陈州一别后,两兄弟已经整整三年没有见过面了。甫一见面,兄弟二人皆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苏辙夫人史氏在仆妇的搀扶下走上前来说道“好了,多大的人了见了兄长还要抹眼泪,平白让人笑话,咱们回家慢慢说去。”苏辙拿袖缘擦了擦眼泪,破涕为笑。

王闰之上前搀扶住史氏道“看样子得有七个月了吧,身子这样重了还来迎我们,倒叫你辛苦了。”

史氏笑道“嫂嫂猜得分毫不差,你也知道我家那位平时看着稳重深沉,一见了兄长什么作态都出了,更何况嫂嫂一家前来,都交给仆妇们料理哪就放心了,没得手忙脚乱,左右我在家待着也嫌闷,便命人套了辆牛车来,不妨事的。王闰之点头道:“牛车稳当,倒也使得。”史氏俏皮的眨眨眼,笑道:“嫂嫂待会儿和我同坐才是,咱们娘们说说体己话。”

“正合我意。"王闰之亦笑着回道。

二人闲话间,辰哥儿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圆娘身边,向苏辙介绍道“叔父,这是我妹妹,天下第一可爱!!”

圆娘面庞微微发热,她真的没好意思领这个天下第一,一点儿都不谦虚。苏辙这才依依不舍的将目光从兄长身上移开,落在一旁的圆娘身上,仔细端详片刻,不禁赞道“果然是一等一的好孩子。”史氏也笑着对圆娘说道“你呀,合该跟宛娘做双生姐妹,真真是心有灵犀了。”

圆娘抬头望去,见一只红灯笼加速朝这边跑来,二人竞是不约而同的做了同样的装扮,同样的红裳雪肤,玉雪可爱。宛娘手里拿着两个糖人风风火火的站在圆娘面前,十分大方的递给她一个道“好巧,好巧,看来这世上属圆娘妹妹跟我心有灵犀。”圆娘亦觉得这是十分难得的缘分,她笑着接过糖人,二人手拉着手跟在大人身侧走着。

那一排马车前,规规矩矩的站着两个男孩两个女孩,最大的男孩年龄和辰哥儿仿佛,最小的男孩年龄和叔寄仿佛,两个女孩皆是十三四岁的年纪,站在秒光里娴静又温柔。

几个孩子见面互道兄姊,又是好一番热闹。苏迈年纪最大,其次是苏辙的长女盈娘,今年十四岁,次女臻娘十二岁。辰哥儿十岁,苏辙的长子苏迟九岁,次子苏适七岁,叔寄六岁,苏过三岁。圆娘和宛娘都是八岁,只是宛娘要比圆娘大半年,是大生日。这么一数,热热闹闹的竞有十个孩子!

苏轼苏辙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小辈,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欣慰。回去的路上,小郎君们挤一辆马车,小娘子们挤一辆马车,苏过由乳母抱着跟着王闰之乘史氏的牛车,苏轼苏辙兄弟骑马在前面引路。盈娘很有长姊风范,她性子温柔体贴,将妹妹们照顾的井井有条,臻娘腼腆,不善言辞,但嘴角的笑意一直没下去过,宛娘性情娇憨开朗,也最是能说会道,一张小嘴叭叭的闲不住。

她一边嚼着糖人一边跟圆娘控诉道:“圆娘,你是不知道我阿兄有多气人,非得说我裹的像过年放的爆竹。”

圆娘点点头,感同身受道“理解,二哥也说我像红灯笼。”两个小娘子手拉手唏嘘不已,殊不知说曹操曹操到,辰哥儿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