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 / 3)

第34章第三十四章

苏轼拧干袍袖上的水渍,玩笑道“这不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嘛。”陈家的小郎君们摆了摆手道“只觉受惊非常。”陈家大郎扶额,脸不知为何有些发热,他难为情道“您刚刚在龙舟上干嘛装作自己不会作诗?”

苏轼理直气壮道:“之前诸公禁我吟诗,没道理我在苏家龙舟上不能作诗,到了陈家龙舟上倒会作诗了。”

得嘞,百个也说不过他一个。

陈襄似笑非笑道"苏子瞻,你的斯文呢?”“这东西么,今日自己投湖了。"苏轼悠悠然答道,眼角眉梢都是促狭的笑意。其余龙舟上的人也渐渐上岸,认出了苏轼,朗笑道“好啊你,我说诸公禁你在龙舟上作诗,你应的为何那般干脆,原来是将主意打到述古家的龙舟上了。“你呀你,此举却是为甚?”

“因为我想赢啊。"苏轼摸着狗头笑眯眯说道。陈襄捋须道:“你倒坦诚。“他心下却想:你想赢个灯台啊!就是爱捉弄人,爱玩罢了!

苏轼顶着一张涂满花花绿绿油彩的脸,扬眉一笑道“那是自然。”陈家六郎眨了眨眼,不怀好意的笑道“既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他将手摆成喇叭状,高声冲外围的游人喊道“大家快来看啊,苏子瞻在此,苏子瞻在此。游人惊愕,纷纷引颈朝这边望,甚至有人翻过围栏,朝这边跑来。一阵风吹来,苏轼后脊一凉牵起狗就跑,偏偏狗子东看看西看看,看见什么都好奇,跑的十分潦草。

眼看后面的人就要追上来了,苏轼一急之下,抱起金猊奴火速朝停驻画舫的地方狂奔。

圆娘看着他毫不费力的扛起三十多斤的狗子夺路逃命,不觉摇了摇头,有些好笑,旁的不说,这体力谁见了不竖大拇指。叔寄坐在小板凳上给支持自家龙舟的游人们发放菖蒲香角,无意间瞥见抱狗子跑路的爹爹,他不由得张圆了嘴巴,欲言又止,欲止又言道∵“爹爹,那狗会自己跑!”

苏轼忙里偷闲回道“它太墨迹!顾不上那么多了!”“苏公,你别跑啊!小人新做了一首词,敬请斧正。”“苏公,我得了一个细绢扇面,擎等着您来题词呢!上好的松烟墨我都备好了。”

跟在苏轼身后的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好在苏轼手长脚长,几个大跨步就越过栈桥,登上画舫。

他啪的一声,合上画舫的门窗,吩咐艄公道:“老人家,快驾船离岸!”偏偏守船的艄公耳背,抬眸憨憨的问道“什么?去哪儿买咸鸭蛋?早市才有卖咸鸭蛋的,这附近哪里有卖咸鸭蛋的?”苏轼闻言真的很想撞墙算了!

朝云听到了岸上的动静,她推窗蕙质兰心的朝艄公比划了个撑船的动作,老艄公这才恍然大悟,忙解了绳索命水手们划桨驶离岸边。苏轼在画舫上掀开一道细小的窗缝,看着隔壁画舫上的朝云,诧异道“你怎么在别家画舫上?”

朝云简直要笑死了,她用丝帕捂嘴道“是郎君您上错了画舫,那是陈家的画舫!”

“啊?"他瞬间断弦了一瞬。

一整船花红柳绿的歌姬围了过来,莺莺燕燕道“苏公,快过来净净面~”“哎呀,怎么身子也是湿的?怕不是直接从水里游过来的吧?!”“嗯?这么着急见我等吗?"容貌最为娇艳的一位歌姬手执一把素面团扇道,“这上面怪素的慌,苏公您为我题几个字如何?我命人给您备水沐浴。苏轼差点把脸笑僵了,忙道“好说,好说,诸位佳人们饶命。”他接过诸葛笔,就着女娇娥展示的素扇面写道“一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纨。坐知四海蒙膏泽,沐浴君主德似兰。”“爱,好没意思,我等又不似你们男人需要建功立业的,题这种腔调作甚?不好,不好,再罚一首。"女娇娥命人取来新的扇面,继续罚苏轼写字。苏轼从善如流,并不见恼意,题笔又写“"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是即兴填了一首《浣溪沙》。

女娇娥左看看右看看,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是了,我爱这首。”她话音刚落,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守门的女使打开门一看,笑道:“朝云姐姐来的真快呀,还怕我们吃了苏公不成?”“你们不吃他,我家夫人怕他陷在脂粉堆里爬不出来了。“朝云回道。“罢了,得了苏公两首题词也该放人了。“女娇娥笑着对苏轼说道,“也是朝云姐姐的面子大,换第二个人来我必不放你走的。”苏轼拱手,但笑不语。

他牵着金猊奴,一身的水气,脸上还花花绿绿的,此时笑比不笑还狰狞吓人,众女子挥了挥手,允朝云将人赎走。

等陈家郎君们划小舟追上画舫时,苏轼其人早已逃之夭夭,郎君们大为遗憾道“怎地放走了人,好不容易逮到他一回。”一堆莺莺燕燕七嘴八舌道“诗也罚了,字也罚了,人家来领,我们再也没有扣着人不放的道理。”

念的人头晕!

偏偏隔壁画舫里还传来一阵呕哑嘲晰的歌声"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孤黍连昌歌,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词是好词,不过这歌声也太一言难尽了,别的画舫上的歌姬纷纷开窗笑道″谁家宰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