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 / 3)

第29章第二十九章

苏轼站起身来,一把将圆娘捞进怀里,扯过砚青手里的缰绳,翻身上马往苏公馆赶,他边赶路还边有闲心心跟圆娘开玩笑道“天地共鉴,绝不是砚青哄我去吃鱼脍。”

圆娘满脸黑线,提心吊胆道:“师父,看路,看路!你的眼睛看路没问题的吧?!”

苏轼笑道“还行,从此处到家的距离,我闭眼都走不错的。”圆娘将一双水灵灵的杏眼睁的圆溜溜的,生怕出个闪失!她那是怕他走错路,她是怕他撞到人,怕她们师徒齐齐跌下马去。好在,她的担心是多余的。

未及多时,骏马停在苏公馆门口,苏轼先翻身下马,又小心翼翼的将圆娘抱了下去,转身将缰绳交给门童,只牵着圆娘昂首阔步朝门走去。圆娘轻吁一口气,抬眉望见大门口处停了两辆光鲜华丽的马车,车前的木牌子上刻着"蜀国长公主府"的字样,,不是京中来的圣旨那便好,那便好。有几个随车的仆从正和苏公馆的仆从一道往府里搬东西,很是热闹。王闰之携家眷将蜀国长公主府的府丞和女官们迎进花厅,此时正谦谨应酬着。

苏轼牵着圆娘进门的时候,正好看到这其乐融融的一幕,他忙躬身上前见礼道“下官苏轼见过崔府丞。”

崔任往旁边侧了半个身子,避开了苏轼的礼,他亦客套道:“苏学士,别来无恙啊。”

“托殿下与驸马洪福,一切都好。"苏轼应道。崔任看着他红如血的双目,怎么也不信,不禁叹了一口气道:“殿下和驸马爷皆放心不下学士,特遣鄙人前来探望。”圆娘心下狐疑,一般与师父往来的友人多是书信为主,若非年节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而眼下非年非节的,蜀国长公主及驸马突然送此厚礼来,是何意?不仅圆娘惊疑不定,苏轼心里也敲起了锣鼓,他与蜀国长公主的驸马王选一向交好,前不久上巳节的时候,王选已命人送了不少东西来,用的是他个人名义,没有打着蜀国长公主府的旗号。

然而,这才过去几天?怎地又命人送了这许多东西来?更何况,蜀国长公主也从来不是招摇的性子,怪哉,怪哉。

蜀国长公主府丞崔任见他一头雾水的模样,不禁解释道“陛下前不久赏了驸马爷一对吕道人制的澄泥砚,说不是御制的东西,驸马爷尽可同友人一道分享,学士您素来与驸马爷交好,他一下子想到了您,这才遣鄙人来送东西。”二人边说边往书房中去,王闰之留在厅堂里应酬蜀国长公主府的女官。圆娘听到崔任的话,心脏突然紧了一下,手有些微微发抖,恰在此时,苏迈带着辰哥儿也回来了,兄弟俩认真行礼见客。而后辰哥儿一溜烟走到圆娘身边站定道“在发什么呆?”圆娘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此时本来晴好的天,忽然阴沉下来,天空开始飘着细密的雨丝,如水晶帘幕一般。

往院子里搬东西的随从们,只得加快步伐,朝云吩咐人找伞找雨布,任嬷嬷在门厅处操心让小子们仔细点儿,别磕了碰了。王闰之问候蜀国长公主府的女官道:“姑姑,殿下的身子是否康健如初?还时常用人参养荣丸吗?”

女官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劳夫人惦念,殿下却是日渐憔悴了,托官家隆恩,府里上品的人参没断过,这些年也一直配着药,只是效果寥寥,夫人不是外人,老身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殿下不足之症有之,这些年在宫闱之中也将养的差不多了,此时不过是心疾,药丸的功用倒也有限。”王闰之闻言亦是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家亦不例外。国朝为防外戚干政,艺祖皇帝时就对驸马多有限制,驸马可拥有大量田地和房产,但在官路上算是被锁死了,只得担任些团练使、大小将军等虚职,不得位列宰执。

蜀国长公主的驸马王选少年俊杰,本想凭着自身本事读书举业,孰料他祖上功业太大,官家推恩他尚主,他这辈子在仕途上被定了形,他一向心高气傲又如何承受的住?和离是和离不得,毕竞皇家要脸,他敢和离不纯纯找死嘛,还会累及家族,只得凑合着过,一双人难免过成了怨侣。只是大宋的公主们不比唐时公主们飞扬跋扈,历代官家又好贤名,两边和稀泥,公主们受了委屈只得打碎牙往肚子里吞,甚憋屈,长此以往,没病不也给憋出病来吗?!

女官此时越分对王闰之提及此等秘事,不过是护主心切想借着王闰之的口,让苏轼劝劝他这好友。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官家都头疼的事儿,旁人谁敢伸这种手?活腻歪啦?王闰之弯了弯唇,将此事略过,只说了些杭州灵隐寺的香火灵验,她在佛前为蜀国长公主殿下进香祈福,愿佛祖保佑云云的片汤话。圆娘这才想起这位蜀国长公主是谁?是眼下最粗壮的一根金大腿啊!但英年早逝!

赵姓官家都犯同一个毛病,公主们活着的时候,无论受了何种委屈,禁中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和稀泥态度,一旦公主身故,官家这才开启秋后算贴模式。

本来官家这习惯不关圆娘什么事,但王选是师父的好友,这就关圆娘的事了!!

她奉了一盏热茶到女官跟前说道“姑姑,殿下可是脾胃失调?”女官见王闰之不接她的茬儿,正苦恼呢,见圆娘来搭话,不禁点头道“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