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率,远不如杨修聪慧。
二人之所以能为朋友,皆是偶然之遇。
杨修眸子微沉,苦涩道“顾令君有言,谨记武帝与狄山之故事,为士人者不经边疆之苦寒,焉知百姓所需,又如何能裁定国政,某为勋贵之家,祖上有荣光,却少了几分热血锐气,多了几分狡黠,只知私利,难为上官!”
祢衡神情一怔道“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许是吧。”
杨修不甘的回望神武门。
这座宫廷,此生他再也回不来了。
祢衡能为六部官,是托邹楫之福,同样是其胆魄与舍脸所得。
大汉典客,须有雅量,同样要有雷霆之怒,先行于军卒,展大汉之雄风。
“德祖。”
“某要离开大汉了。”
祢衡思忖良久,说道“典客司书令使,要行于外邦,若此生回不来大汉,每年的今日,你便向西撒酒一杯,算是你我数年相交之情。”
“好。”
杨修朗笑道“某去武州,同样是临靠丁零为官,若是来日惊闻哀书,你则面北撒酒一杯,祭你我相交之情。”
“可。”
祢衡眸子中意气风发。
他们是弃考者,然同样是进士,吏部储备官。
如今,大考初过,还未张榜三甲,便开始安排人前往州郡为官,可见大汉对于官吏的稀缺到了什么地步。
若他们这种人死于外邦之手,大汉必将令鲜血淹没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