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弊端,人口跟不上开疆拓土(1 / 2)

一个贫瘠之地。

对大汉进行朝贡贸易,所损失绝非些许利益。

肖古王有谋略,直接以贩卖矿场,引大汉军卒入境,形成一道保护防线。

大汉对此并不在意。

肖古王错便错在认知。

大国,又怎么可能单纯的为弱国提供保护。

或者说,定疆章程之下,三韩未来必将被纳入大汉的疆域。

对于肖古王所谋,不管是礼部,还是镇国府,都是顺水推舟,提前将兵锋扎入三韩的腹地而已。

同月,吏部筹措的官吏,准备朝凉州发去。

从阚泽发回最新的公文,他与张既率军行于西域,并说明高原之上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唐旄国,还需大汉遣人去治理才是。

门下。

顾雍脸色黢黑无比。

田丰,沮授,卫觊,羊衜则是震惊的看向骆俊。

礼部典客司之人,这是将出使之事,当成开疆拓土了吗?

不止伐灭唐旄叛逆,还整合象雄国遗民,组成大军从葱岭进入西域境内搜寻唐旄大小女王的踪迹。

这是托词,还是真的想要将两个女王带回大汉?

“诸位同僚。”

“礼部,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啊!”

骆俊靠着大椅,嘴角扬起一抹笑意道“阚令使本就是负责出使唐旄,谁知这厮竟然令其王逃脱,若是不能带回大汉,岂不是有负陛下之恩?”

“对。”

“你说的对。”

沮授端起茶盏想要丢过去,想了想最终还是抿了口茶水,无语道“可你们礼部之人,僭越规章了吧!”

骆俊挺直腰杆,铿锵有力道“沮尚书,阚泽可是持定业出使外邦!”

“倒也是。”

沮授满是无奈的点了点头。

定业刀,尤其是天子所赐的青琅定业,可是大汉军权的代表。

君不见,整个镇国府之中,谁对蹇硕不羡慕,谁对蹇硕又不敬畏?

一个人执中兴,定业,代表的可是不凡的信任,还有两代汉天子的恩赐!

“诸位。”

“勿论礼部事了。”

顾雍揉了揉眉心,沉声道“定疆章程之内,唐旄高原称为檀州,据阚泽所回之文书,唐旄主力全部西去,余下皆为羌同之人,由所谓的念鲁冈仁之巫拉姆顿珠来统御,早就做好奉迎大汉的准备!”

“是如此。”

骆俊点了点头应道。

顾雍看向卫觊,问道“舆田司怎么看?”

“曜卿。”

卫觊眉头微皱。

袁涣从后方起身,沉声道“据回文所表,檀州地广人稀,且常人难以呼吸,不过某认为如今的大汉人应当不会有此类问题,但田耕可能是难事,所以需要遣派擅屯田之臣前往,观其山河,治其百姓,另外还需效法武州之政,迁徙良家前往。”

“又迁?”

羊衜脸色难看道“袁郎中,你可知檀州之远,若迁徙百姓过去,称得上入不敷出,只会让大汉财政拮据。”

“羊尚书。”

“开疆,必要治土。”

袁涣沉默一阵,作揖拜道“当年,骆侍郎入京,豫州刺史列席为二,一为枣祗,一为毛玠,今枣祗为豫州刺史,某请表毛玠为檀州刺史。”

“列位。”

羊衜神情中满是无奈,妥协道“远的不说,耕种之事由檀州刺史观山河而定,但闻牦牛极盛,或可为纳钱之种,所以檀州可迁徙多少户人?”

“户部先拟政。”

顾雍脸色微沉,说道“且定下户部之政,某会上书陛下定下檀州刺史人选,且发官吏治土,再议檀州迁民之事。”

“可。”

羊衜微微颔首。

治一州,或迁徙百姓并非是易事。

定疆章程中,内为朝廷治核心之州,外为宗王实控之疆,再外便是臣国朝贡。

所以,檀州为核心之州,必须要建设起来完善的制度并充裕百姓,犹如武州,营州,瀛州。

门下议政,草草结束。

六部与门下之人,尽皆认识到了一个事情。

那便是大汉的人口,已经远远跟不上疆域扩展的速度,若是频繁的迁民治土,会影响工商业的开展。

羊衜苦笑,从未想到有一天,人口竟然会成为大汉开疆拓土的掣肘。

“羊尚书。”

宫道之上,沮授劝道“皇后有凤诏,是为敬劝天下之人,但某觉得你要询问陛下,完善增民之政!”

“当得。”

羊衜眉头微微一扬。

对着沮授拱手,便领着崔烈前往天禄阁。

“治土是必行之政。”

“百姓的不足,要以利而推。”

天禄阁中,刘牧听到羊衜的难处,问道“你们户部是什么想法?”

“均田。”

羊衜思忖良久,忐忑道“臣以为,诏令天下成家立户之人,但有新生之儿,不分男女,皆可均田十亩,另由户部,州,郡,县三府,合赏一万钱,开荒耕田超二百亩者,经由朝廷赐下耕牛一头!”

“你可想过其中之弊政?”

刘牧抬眸问道“凤诏敬劝天下,你一诏便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