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李世民吐槽朱翊钧不够自信,国本之争结束(1 / 4)

说话时,李治非常隐蔽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在听到了李治的话之后,李世民笑了起来。  “傻孩子,若是皇帝做的事情就一定能成功,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皇帝死于非命,被权臣架空了。”  李治瞬间哑然。  李世民敲了敲面前的桌子,道:  “朕能看出来,朱翊钧的心中其实是缺乏自信的。”  “缺乏自信?”李治闻言不由愕然。  一个二十多年不上朝,完全不把臣子们放在眼里的皇帝,竟然是缺乏自信的人?  在场的大唐群臣也有不少人颇为震惊。  不过他们都非常识趣,等待着李世民接下来的话。  自从金幕出现之后,李世民在很多情况下会说一些非常有道理的话。  这些话,涉及到做人的哲学,乃至帝王之道,以及父亲对儿子的教导。  这可是千古大帝的经验!  不少人表面上看起来憨头憨脑五大三粗的,实际上却把这些话记得清清楚楚,甚至回家之后全文抄录。  他们是真把李世民的话当传家宝的。  李世民笑着开口。  “很多人,童年缺什么,长大之后就会习惯性地弥补自己,甚至会到非常过分的地步。”  “朱翊钧就是这个样子的,从小到大他一直被严厉的管制着,所以长大之后他就会特别叛逆,谁只要不合他的意他就立刻想方设法进行惩治。”  “从张居正到冯保,接着是最后的不上朝,都是这种叛逆心态的体现。”  李治若有所思地点头,道:  “但这和他缺乏自信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啊,父皇。”  李世民哈哈地笑了起来。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叛逆的,比如说……朕。”  “朕十八岁就跟随皇考征战天下,二十八岁就平定天下了。”  “朕想灭谁,谁就一定会死。朕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所以朕无需叛逆,因为朕——言出法随!”  这一刻,贞观大帝身上的那种自信和霸气,展露无遗。  他目光看向李靖,缓缓道:  “就比如说,李靖。很多人都说,李靖会成为下一个司马懿,说朕是故意想要坑死李靖的。”  “还有人说,是朕把李靖逼得只能把家里的影壁拆了,每天开门取乐如同小丑伶人一般。”  “李靖,你说说,这是真的吗?”  李靖摇了摇头,道:  “回陛下的话,老臣只是在陇西李氏守了一辈子的规矩,到老了不想要再继续折磨自己罢了。”  李世民嗯了一声,目光收回到了李治身上。  “治儿,你可能想说,李靖就算心里有意见,也不敢和朕说实话啊。”  “那你可知道,当年皇考要杀李靖的时候,是朕开口救了他?”  很多人都知道李靖在贞观朝拆掉影壁饮酒作乐安享晚年的故事,都知道李世民对李靖那个关于司马懿的笑话。  但事实上,真正对李靖动了杀机,并且实施了两次的那个大唐皇帝不是李世民,而是唐高祖李渊!  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留守任上以征讨突厥的名义招兵买马。  当时也是大隋公务员的李靖敏锐地看破了李渊想要造反的企图,于是果断前往长安去告发李渊。  但路上种种原因,当李靖抵达长安的时候,李渊紧随而至并很快攻克了长安城。  拿下长安城的李渊得知有个李靖的家伙竟然敢告自己的密,直接就让人把李靖押上断头台砍头。  面临生死危机,李靖大呼一声。  “公起兵为天下除暴乱,欲就大事,以私怨杀谊士乎?”  李渊听完,鸟都没鸟李靖一下,就下令行刑。  但站在李渊身旁的李世民听完,却动了爱才之心。  在李世民的劝说下,李渊留了李靖一命,让李靖为大唐效力。  由于李靖是“五姓七望”中陇西李氏的定著房嫡子,大唐由此也获得了陇西李氏的支持。  后来还有一次,李靖征讨萧铣不利,李渊也直接下令让监军许绍弄死李靖,熟知前线情况的许绍为李靖求情,李靖才第二次在李渊手下逃生。  这也是为何李靖会在玄武门事变中选择中立的原因。  一边是两次想要弄死自己的皇帝李渊(李建成作为李渊选定的太子,在天下人看来理所当然和李渊一派)。  另外一边是救过自己一命,还在起事前夜亲自到访,许下重磅承诺的秦王李世民。  坦白说,李靖没有直接起兵响应李世民,就已经算是对李渊足够忠诚了。  李世民笑呵呵地开口。  “朕连魏征都能容,却容不得一个被朕救过的李靖?”  “以朕的军事才能,却还要担心比朕老几十岁的李靖发动叛乱成为下一个司马懿?”  “治儿啊,能这样想朕的人,他们都低估了朕的自信。”  李世民说着,声音渐渐提高。  “别说是李靖了,就算是嬴政、刘彻、朱元璋出现在大唐,朕一样能给他们封侯拜相,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这是大唐,朕的大唐。”  “朕即大唐,有何惧之!”  李治心悦诚服。  这一刻,他发自内心地明白了自己和父皇的差距。  自信!  自信这种东西,很多人都有。  甚至,朱翊钧也有。  朱翊钧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起他的自信。  但李世民可以!  所以李世民是唐太宗,所以贞观朝能臣辈出。  是大唐其他时代没有人才吗?  不可能。  华夏大地,英才无数。  任何时代都有杰出的人才。  问题是,千里马易得,伯乐难求!  李世民就是最为杰出的伯乐。  有了这个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