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朱翊钧夜游失败,张居正一条鞭法震惊秦始皇(3 / 4)

小的都带了二十名随从了,您还敢这么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谁还不知道您肯定是龙子龙孙呢?”  “咱们陛下爱护子嗣是出了名的,小的若是敢和您说一个不字,明儿就得被发配宁古塔啦!”  康熙闻言,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宁古塔怎么够?朕得把他们发配去雅克萨。”  笑完之后,康熙对着弘历道:  “怎么样,当大侠的感受如何?”  弘历摸了摸脑袋,有些尴尬地开口。  “儿臣觉得吧,这大侠当一两次还是可以的,但一辈子当大侠还是算了。”  “怎么说呢,实在是有点……尴尬。”  康熙嘴角越发勾起,看了一眼旁边的太子胤禛。  “明白了吧?孩子喜欢胡闹,你就让他闹去。”  “闹够了,他自己也知道是胡闹,自然就不会再闹了。”  “可你要是不给他闹上几次,他一辈子都得惦记这个事情,等以后你不在了,他就会变本加厉,胡闹一辈子!”胤禛心中不知道转着什么念头,但表面上露出非常恭敬的表情,道:  “父皇所言极是,儿臣受教了。”  康熙见状倒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目光转向金幕,悠然开口。  “你还别不信这个,胤禛。看看金幕里这位万历皇帝吧。”  “若不是万历皇帝的叛逆,咱们大清还真就没办法这么轻易地入主中原呢。”  “所以,你更应该教导好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给将来某个什么奇奇怪怪的王朝机会!”  “别忘了,乾隆皇帝可是在位六十四年呢。”  胤禛身体剧震,终于变得心悦诚服。  “父皇说得对,儿臣将来一定改!”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对于皇宫中两名万历皇帝的太监被棍责而死的事情,张居正自然是有所了解的。】  【但对日理万机的张居正来说,他此刻压根就没有时间去关心小皇帝的心情,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了“一条鞭法”的实行之中。】  金幕画面里,一条鞭法的公文已经被一名名驿卒送到各地的官府之中,并向天下的老百姓进行公布。  【万历九年,张居正终于正式走完了所有法定程序,开始实行“一条鞭法”。】  【其中内容如下……】  金幕中,一幅画面长久定格,正是一条鞭法的各项详细规定。  ……  【一条鞭法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点。】  【一。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  【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核心思想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同时增加国库的收入。】  【按照张居正的执政风格,实行这种全盘改变税赋制度的法律,自然也经过了详尽的前期实验。】  【早在五十年前的嘉靖十年二月,南赣都御史陶谐就已经率先在江西实行一条鞭法并取得了出色政绩。】  【当时御史姚仁中曾上疏说:“顷行一条鞭法。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则徭役公平,而无不均之叹矣。”】  【陶谐之后,姚宗沐在江西,潘季驯在广东,庞尚鹏在浙江,海瑞在应天,王圻在山东曹县也都实行过一条鞭法。】  【各地的一条鞭法尝试证明,这种法律改革确实能遏制住土地兼并的势头,减轻农民百姓上交税赋和服徭役丁役的负担,同时还能增加国库的收入,属于一举三得。】  【张居正用了八年时间推行考成法基本掌控了大明官吏阶层,又获得了李太后和司礼监首席太监冯保的全力支持,再加上一条鞭法诸多成功范例在前。】  【如此种种合力之下,一条鞭法便和以往各朝的改革不同,在颁布当年就迅速于大明全境普遍实行下来。】  画面中,一名农民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面前的官吏。  “交钱就行?不用千里迢迢的去服役了?”  另外一名农民同样也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的吏员。  “交钱真的能按照个人实际亩数去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分摊举人老爷和进士老爷们的额度?”  在得到了吏员肯定的回答后,在场的所有农民都兴奋地跳了起来,欢呼雀跃。  “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  “朝廷英明,陛下和太后英明啊!”  “大明好啊,大明实在是太好了!”  画面不断切换着。  每一处画面之中,都有无数兴高采烈的老百姓。  他们的身体早就被生活所压垮,他们的脸庞黝黑如碳,他们的皮肤皱得和树皮一般。  但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双眼里,都带着一种光芒。  这种光芒,叫做希望!  内阁之中,张居正一脸严肃地看着面前的几名大学士,以及从对面六科廊之中过来的六科给事中们。  “诸位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次的一条鞭法,不单单是为了大明国库,更是为了天下无数的老百姓。”  “我张某人不求什么,只求能让大明父老们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我只希望,他们每一天都比过去的一天更有盼头。”  说到这里,张居正站了起来,深深地朝着面前众人行礼。  “各位,请助我一臂之力。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做了这件好事!”  在场几名内阁大学士都是上了年纪,老成持重之人,却也被张居正满含情感的话语所打动,纷纷开口。  “请张阁老放心,我等一定不会拖张阁老的后腿!”  至于六科给事中们,原本就是一群心怀梦想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