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狄仁杰的解决方案,刘欣之死,王莽当机立断(3 / 4)

。”  康熙将目光转向弘历。  弘历头皮有些发麻。  他想要说的话,刚刚已经被老爹胤禛说了。  弘历总不可能来一句“俺也一样”吧?  要真这么说了,就算是康熙能接受,老爹胤禛也接受不了啊!  最近这段时间,弘历居住在乾清宫偏殿之中,每日接受康熙皇帝的教导。  但之前对弘历爱答不理的胤禛却来了劲,时不时就跑来考较一下弘历的本事。  一旦有点不满意的地方,胤禛就要把弘历骂得狗血淋头,美其名曰“阿玛是在帮你查缺补漏”。  现在弘历对胤禛的心理阴影,恐怕比历史上的弘历还要更重!  想了片刻之后,弘历心中突然涌现一个念头,咬牙道:  “孙臣觉得,这刘欣最大的缺点,是不够宽仁!”  胤禛闻言,眉头顿时一竖。  不够宽仁?  这是什么屁话?  就在胤禛想要开口将弘历狠狠地训斥一番之时,康熙的笑声响起。  胤禛立刻闭上了嘴巴。  康熙笑呵呵地开口:  “弘历啊,你确实是看到了本质。”  “这刘欣的权术之道确实炉火纯青,但他对臣子过于严苛,所用的手段也过于严厉了。”  “对他帮助最大的赵飞燕姊妹,妹妹赵合德死了不说,赵家的两个君候竟然也被废了。”“等于赵家辛辛苦苦,到头来除了一个毫无作用的皇太后头衔之外,什么都没得到。”  “王家就更不必说,王莽丢了官职,连儿子都死了。”  “有了赵家和王家的先例在,大汉的臣子们在效忠刘欣的时候,谁能不留个心思?”  说到这里,康熙扫了胤禛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  “尔等不要小看这一点,就是这么一个想法,便能让一个冲劲十足的能吏,变成保守无能的庸官!”  “纵使他刘欣再怎么掌控大权,只要臣子们不愿意配合他,这个大汉,是无论如何也好不了的!”  康熙视线依旧停留在胤禛身上,加重了语气。  “宽仁!”  “尔等切记,只有宽仁,才是真正的君臣相合之道。”  “明白了吗,胤禛?”  胤禛嘴唇抿了起来,过了好一会才轻声开口:  “皇阿玛教训得是,儿臣明白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王莽回到长安之后,果然信守和王政君的承诺,除每隔数日进宫向姑母王政君请安之外,不再过问任何政事。】  【年轻的皇帝刘欣大权在握之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政策,对大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但这些改革并没有触及到察举制和兼并土地这大汉两大根深蒂固的顽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仅仅是减缓了大汉内部矛盾爆发的时间,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在此期间,刘欣宠信一位名叫董贤的臣子,甚至一度到了想要将皇位禅让给董贤的地步。】  【董氏家族也由此兴起,超越了刘欣的两大外戚家族傅氏和丁氏,成为了大汉朝第一风云家族。】  【再加上初步复起的王家,董、傅、丁、王四大家族相互攻讦倾轧,朝堂中政治斗争成为主流,动荡不安。】  【这种动荡原本并不被众人太过看重,他们都觉得以皇帝刘欣的能力,无非就是其中的某个家族获胜,将其他几个家族全部打压下去之后,朝政就会再度稳固下来。】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惊人的意外再度出现。】  金幕中,刘欣又一次出现了。  这一次和以往都不一样。  刘欣脸色发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  在刘欣的身前,一群太监宫女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陛下,陛下薨了!”  【在执政了仅仅不到八年的时间后,二十五岁的皇帝刘欣,暴毙于皇宫之中。】  一名太监连滚带爬,冲入了太皇太后的宫殿之中。  “不好了太皇太后,陛下、陛下归天了!”  听到太监的这句话,王政君和刚好前来请安的王莽脸上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你说什么?”  怀疑耳朵出错的王政君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太监无奈,只能再次重复了一次。  “陛下归天了,就在两刻钟之前!”  王政君身体颤抖,一时间脑子空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反而是一旁的王莽闻言,双目中猛然爆发出精芒,一下子抓住了王政君的手。  “姑母,我们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  王政君愣了一下,看向王莽。  “机会?”  王莽点头,正色道:  “姑母,还请您立刻摆驾前往未央宫,拿到玉玺!”  “只要能拿到玉玺,接下来的所有局势就尽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了。”  王政君闻言,还有些迟疑,道:  “玉玺?可……”  王莽见王政君举棋不定,心中大为焦急,沉声催促道:  “姑母,我们动作要快!”  “若是被赵飞燕拿到了玉玺,一切悔之晚矣!”  王政君身体一震,一双浑浊的老眼中顿时绽放出惊人的光芒。  “快,立刻摆驾未央宫,用最快的速度!”  几分钟之后,王政君在一大群护卫、太监、宫女的簇拥下,飞速朝着未央宫而去。  另外一边,长乐宫寝殿之中,太后赵飞燕同样也惊得面无人色。  “什么,皇帝死了?”  “这怎么可能,皇帝只有二十五岁!”  前来报信的官员一脸急切地开口:  “眼下陛下归天,大汉之中情势危急。”  “还请太后出来平定人心,帮助新皇登基!”  赵飞燕点了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我……”  话音未落,一名太监就冲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