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康熙发飙,雍正摊丁入亩震惊朱元璋(2 / 3)

的旁白,看到金幕中大清一幕幕天灾人祸的画面,在场的大清君臣表情都不由自主地变得凝重。  八皇子胤禩忍不住了,怒声开口道:  “这个金幕的作者,绝对是歧视咱们大清!”  “父皇一统天下,建立赫赫功业,竟然被他说得如此不堪,实在是太可恶了!”  其他大臣们立刻纷纷附和。  “对,大清可是华夏历史上的最强王朝,金幕所言不实!”  “大清之辉煌,那是历朝历代都难以想象的,金幕居心叵测啊!”  在一片喧嚣之中,康熙皇帝看了一眼依旧平静站在一旁的四皇子。  “老四,你来说说,大清是不是这个样子的?”  四皇子胤禛闻言不由一怔,下意识地站了出来,但并没有立刻开口。  很显然,这位四皇子也在犹豫。  短暂的犹豫过后,胤禛开口道:  “按照儿臣这些年帮助父皇理政的经验,大清内部的问题确实颇多,不少都是需要立刻进行解决的。”  八皇子胤禩闻言,双目之中闪过一丝精芒,立刻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四哥,你这是什么话,连你也敢质疑父皇?”  “父皇怎么会选你这样的人当大清的下一任皇帝呢!”  几名其他皇子闻言也纷纷开口,激烈地指责四皇子胤禛。  他们都是八皇子或者太子一派的,内心之中根本就无法接受胤禛能继承皇位的事实!  胤禛看了一眼胤禩,淡淡道:  “老八,你给父皇做的事情也不少了,大清国内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你难道就心里一点数也没有?”  胤禩正想再说些什么,康熙伸手重重地敲了一下桌子。  “能不能让朕安静一点!”  胤禩只能乖乖地缩了回去。  康熙呼出一口气,表情凝重地看着金幕。  这位大清皇帝的内心之中非常清楚,金幕说的是对的。  一条条一件件,大清的毛病都没说错。  作为掌控大清将近六十年的皇帝,康熙对这些毛病心知肚明。  但他老了。  他已经没有精力去做出改革,去应对改革必然引发的诸多事情。  他所能做的,就是拖延。  拖到自己死后,交给下一代皇帝去解决。  康熙想到这里,看向金幕的眼神中,流露出希望。  老四,能解决吗?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不由咦了一声。  “改土归流?”  大明群臣的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西南,指的主要就是云南、贵州全境,还有广西、四川靠近云贵的一些领土。  由于这片地区大山密布,各种毒虫猛兽和瘴气,故而自大秦建立以来,对此地实行的就是羁縻制度。朝廷承认当地土司的统治,当地土司也接受朝廷的官职,给朝廷每年上缴一定税赋,接受朝廷战争时的征召。  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原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都是如此。  直到大明建立,朱元璋开始尝试“改土归流”。  所谓改土归流,就是把土司这种实际上的国中之国,改成和大明其他地区一样,用流动官员们进行治理。  但土司们都已经当了上千年的土皇帝,自然不愿意放弃到手的阻力。  改土归流初步推行之后,立刻就受到了土司们的强烈反对,叛乱不断。  鉴于大明国家初立,最重要的用兵方向还是逃到高原的北元政权,朱元璋也就暂时放弃了继续推行改土归流。  而是让沐家坐镇云南,以沐家作为钉子牢牢地控制住西南地区。  这当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情况。  故而在不久之前,朱元璋又再度推行起改土归流,并以沐家的第二代“云南王”沐晟担任主力。  在获得了《工业革命》之后,大明制作出了更有威力的火枪和大炮,云南境内各个不服的土司被沐晟轻而易举地消灭,改土归流的进度颇为顺利。  但大清可没有《工业革命》这种开挂的东西!书包阁  “这个雍正,是怎么做到的?”  朱元璋心中充满好奇。  但金幕并未回答朱元璋的疑问。  【此外,雍正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大力整顿财政,推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施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伴随着旁白声音的响起,雍正实行的制度详细法条,一一出现在了金幕之中。  第一个就是摊丁入亩。  在看完摊丁入亩的细则之后,大明朝廷之中一片哗然。  “摊丁入亩?这个雍正皇帝疯了吧?”  摊丁入亩,任何一个有过基层统治经验的官员都明白是什么。  四差银。  里面包括了丁银、里甲、均瑶等地方税收,由地方官员进行征收。  最重要的是,在大明,这笔钱是不上缴朝廷的,甚至不需要对户部进行报备。  朱元璋的本意,是让地方官员用这笔钱来进行一些地方工程,修路、水利、养护官衙之类的。  但实际上,这笔钱往往落入了地方大小官员的手中,被瓜分了。  所谓的摊丁入亩,就是按照实际的耕地亩数来确定丁银、田赋的征收。  假如有一个县,之前的征收政策是要按人头收,五万个人就要收五千两,一万人就收一千两。  这样地方官员就会夸大其词,说我这个县有八万人甚至十万人,那就能收八千两到一万两,又不需要上交朝廷,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但摊丁入亩后,朝廷规定一万亩地只能收一千两,不管你人口是五万八万还是一百万。  更重要的是,摊丁入亩之后,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