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咦了一声,看了一眼朱棣。 “张氏,不就是你的大儿媳妇嘛。” 朱棣赶忙点头: “是啊是啊,张氏是高炽的正妻,这不刚刚身怀六甲,马上就要给父皇您生一个嫡长曾孙啦。” 如今朱棣是太子,朱棣的长孙自然便是嫡长曾孙。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开口。 “就是朱瞻基这个放弃了安南和漠南的小混账。” 朱棣一脸尴尬。 【太皇太后张氏作为明仁宗的皇后,虽出身平民,但十分贤德。】 【她摄政期间,大力任用仁宣老臣,在三杨为首的内阁辅佐下,整个正统前期的大明朝维持了仁宣之治的盛世,虽国土收缩,但国力蒸蒸日上。】 朱元璋看到这里,脸色和缓不少,点头道: “很不错,张氏是个好媳妇。” 明初皇子和皇孙们的妻子挑选,是非常不同的。 皇子们的妻子,一般都是和功臣勋贵联姻。 比如前太子朱标的第一任妻子是明初大将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朱棣的妻子是徐达的女儿徐氏。 但到了皇孙辈,朱元璋就不让皇孙们继续和功臣联姻迎娶大家闺秀,而是选择那些出身相对普通的小家碧玉。 朱高炽的妻子张氏,其父张麟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军官,在张氏被册封为燕王世子妃后才由此升任副指挥使。 如今朱棣成为皇太子,张麟作为朱棣的亲家也只不过升到六品指挥使,和徐达常遇春这些郡王、国公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这也是朱元璋的措施,防止后宫干政! 【由于明仁宗朱高炽过于短命,仅仅在位一年就去世,张氏作为朱瞻基之母,事实上在明宣宗时期就已经掌控国政,是仁宣之治真正的统治者之一。】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朱祁镇这位正统皇帝,将继承父祖的伟业,开创史无前例的“大明五贤帝”盛世。】 朱元璋看到这里,越发惊讶了。 “没想到啊,这张氏之功,竟然比朕想象的还要大!” “老四啊,你这个儿媳妇,了不得啊!” 朱棣也是非常震惊。 张氏这个儿媳妇,其实和朱棣的关系不大。 是由大明宗人府挑选出一个名单,然后朱棣老婆徐氏去看了名单上的女子,最后选中的张氏。 但马上,朱棣就露出得意表情。 “父皇,儿臣虽然是鲁莽了一点,但一个娶妻娶贤的道理还是懂的,在当爹这方面儿臣略有心得、略有心得,哈哈!” 其他在场藩王看着朱棣,这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能逆袭太子就算了,还能得这么一个好儿媳妇,简直了。 朱元璋哦了一声,道: “然后,你就教出了一个即位不到一年便死掉的大明皇帝?” 刚刚视频之中可是说得很清楚,朱高炽刚即位不到一年就死了! 朱棣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 朱元璋重重地哼了一声,道: “看在张氏这个儿媳妇还不错的份上,这一脚朕就不踹你了。” “你回去必须好好控制高炽那个臭小子的饮食,朕可不想让自己的孙子变成一个短命皇帝!” 朱棣擦着汗,连声应是。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 【长久的盛世和平,也会带来一个缺点,那就是武备松懈,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 【正统三年,原麓川宣慰使、云南土司思伦发因记恨被大明剥夺官职,在暗中招兵买马之后,正式起兵反叛大明。】 【思伦发之子思任发进攻掠夺腾冲、南甸、孟养等地,驱逐大明麓川宣慰使刁宾玉,随后屠杀腾冲,并占领潞江,自称曰“法”。】 画面之中,出现了大明云南腾冲城。 此时的腾冲城,已经是人间地狱。 诸多效忠于大明的土司部众,被思任发的叛军所屠戮,尸体挂在城墙上,死状凄惨。 【事情上报后,明英宗派遣刑部主事杨宁作为使者前往谕令,思任发不服,甚至想要杀死杨宁。】 画面一转,已经是大明皇宫。 少年朱祁镇坐在龙椅上,旁边是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 杨士奇躬身道:“陛下,太皇太后,臣以为,应该出兵讨伐思伦发、思任发父子!” 张氏默然片刻,道: “云南乃是险恶之地,大兵出征,劳民伤财,就没有和平解决的办法?” “老妇总觉得啊,这仗,还是不打最好。” 杨士奇和杨荣、杨溥对视一眼,沉声道: “太皇太后仁慈,乃大明子民福音。然云南土司众多,若是不剿平思伦发父子,恐怕会有更多土司反叛大明,届时大明西南边疆永无宁日矣。” 张氏沉吟良久,轻叹一声。 “那就打吧。尔等推荐一些能打仗的将军来,这一仗可不能打输了。” 三杨躬身领命。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皱眉。 “思伦发?这个臭小子,竟然敢造大明的反,真是翻了天了!” 朱元璋还真认识思伦发。 几年前,大明对云南用兵,思伦发归降大明,是朱元璋亲自任命其为麓川宣慰使。 后来思伦发无力掌控当地,麓川其他土司叛乱,大明于去年派兵镇压。 朱元璋觉得思伦发能力不行,于是在镇压叛乱结束后,改立另外一名土司刁宾玉为麓川宣慰使。 让朱元璋都没想到的是,竟然在看曾孙皇帝视频的时候,还能看到思伦发这个熟悉的名字! 朱棣干巴巴地笑了一声,道: “父皇不必担心,这思伦发只不过是山里一土司,纵然叛乱又能如何?大明天兵,分分钟就剿灭了。” 视频画面一转,一支浩浩荡荡地大明军队,抵达云南。 【正统四年正月,英宗命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晟、左都督方政、右都督沐昂率师讨思任发。】 【沐晟作为主将,指挥失措,轻信思任发假意投降之言,又不听从部将意见。左都督方
第120章 朱棣,你可真是有一个好儿媳妇啊(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