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共待春来
史仲淑躬着身,小小的脑袋里满是大大的疑惑。怎么又听得见了?
祖母这耳朵还时好时坏的?
谢沉书来到娘俩身旁望着殿上的太子妃,毫无遮掩问了声:“母妃,本王和云腴带爱女前来请安。问母妃安。”
史云腴见状也跟着颔首。
太子妃从惊惶中望向谢沉书欲言又止,她约摸着是想挑挑眼前这小丫头的礼教,可仔细瞧瞧史仲淑除了嗓门大了些,该做的礼,倒是一分没少。她还没无赖到跟小孩子计较的地步,便放了小丫头一马。跟着随手一挥,她道:“起了吧。”
此话一出,一家三口几乎同时抬了头。
史仲淑更是速速起身,躲在了阿娘身边。瞧她拉着阿娘的袖子,心想舅舅舅母交代给自己的事,总算完了,是不是就能跟平常去看曾祖翁翁那样,可以去玩了~
谁料,座上的祖母大人却发话了,太子妃先是唤了声:“孩子。”而后又将眼一抬,“过来叫本宫瞧瞧一一”史仲淑回头看着外头的好风光,一路将思绪飘去了殿外。压根没听大人们的问话,便也没去理会身后的人。下一秒,见小丫头不应,太子妃的面色显然有些绷不住。
史云腴赶忙就要去提醒闺女,没想到,当爹的却比她快了一步。“闺女,先别看外头了。“谢沉书伸手摸了摸闺女的小脑袋,轻声细语的模样叫周问仪无比震惊,她想大抵就是陶寻玉,应该也未曾见过他这副模样,可她仍旧心有不甘。
史仲淑感受爹爹的大手,盖过自己的头顶,不由得回头相问:“怎么了爹爹?″
谢沉书蓦然一笑,道是:“祖母在叫你。去吧,过去让祖母瞧瞧。”“好。"小丫头这便松开阿娘的衣袖,大大方方向前走去。来到太子妃精巧的坐榻前,史仲淑仰头望着座上头一遭见面的祖母,看了半天,“祖母,你叫小淑吗?”
太子妃却再次愣在了小丫头面前,她盯着小丫头的眉眼,愈发讶然。这一刻,她就好似瞧见了谢沉书三四岁的时候,瞧她拉起史仲淑的小手,不由得惊呼:“这孩子……这孩子,确实是我儿的。瞧瞧这小鼻子,小眼睛,跟我儿小时候一个样。”
所有猜忌与疑虑,如史云腴料想中的一样不攻自破。太子妃再无二话了。
哪怕是一直固执己见的周问仪,也跟着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她实在不敢置信,谢沉书那样目空四海,唯我独尊的人,竞能做出这样疯狂逾越的事。依着郡公府的势力和荣耀,这太孙妃史家三娘自然做得。加之如今这孩子的出现,周问仪输得毫无悬念。她垂了头,不可扭转的局面,叫她为当初的行为,无地自容。
可太子妃这会儿哪还顾得上她?
太子妃现在只顾着惊喜交集,一遍遍仔细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她兴奋盘算着,青宫这些年自太子离世后,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这样的喜事了。这孩子能在老皇帝的大寿前出现,简直就是青宫的福星。当是老天爷保佑。
史仲淑被祖母喜不自胜的模样吓到,她想适才自己上殿前,祖母瞧着不是还不大高兴?怎么现在就又笑起来了?大人真的好奇怪一-总是又哭又笑的。“本宫的孙女,可有名姓?”
太子妃抱起史仲淑搁在自己边上,抬眸望向史云腴态度稍有缓和。可她一时还拉不下那个脸来。
毕竟,关于史家三娘的事,老皇帝那边还没有个定论。她也不能太快表态。
史仲淑听见祖母这般说,晃了晃悬空的小脚,歪着头跟身边人软软道了句:“祖母,我叫小淑,史仲淑~”
哪知太子妃一听这话,立刻翻脸道:“我天家的血脉,怎么能姓史呢?!而且竞还与他父王的名字同音,成何体统一一”史仲淑瞧着身边喜怒无常的祖母,缩了缩脖子,张口反问道:“祖母,小淑为什么不能姓史?小淑跟阿娘一个姓,跟爹爹一个音,有什么不好吗?爹爹,你也觉得不好吗?”
小丫头坦诚,她将目光递向谢沉书。
父女二人倒十分默契,谢沉书张口便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一个姓氏而已,母妃不必纠结。无论小淑叫什么,都是本王和云腴的亲闺女。毋庸置疑。行了,既然您见过孩子了,也并未任何异议。那我们一家便告退了,本王还有事要办。”
谢沉书急着要走,不愿再与之多纠缠。
弄得太子妃惑然无解,他问谢沉书:“你们这刚来,又要往哪去一一”谢沉书却在太子妃面前牵起史云腴,侃然正色道:“本王要到御前跟圣上请罪。”
清和殿的会面,虽然短暂,却叫太子妃彻底闭嘴不言。这时间不管周问仪在殿中,再如何跟太子妃闹,事情都已成为定局。彼时,谢沉书牵着史云腴站在阳光明媚的高殿之外,共待春来。小丫头便从爹娘中间,挤出一颗圆滚滚的脑袋,她问爹爹:“你要去的地方,我和阿娘也要一起吗?”
谢沉书垂眸看着闺女,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他答:“爹爹先自己去见你的曾祖翁翁,等爹爹跟曾祖翁翁说好了。爹爹再带你和阿娘一起到那去可好?”
小丫头点点头,“那既然我和阿娘不用去那里,我可以和阿娘在爹爹的家里转一转吗?”
“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