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魏明的钥匙(1 / 4)

激荡1979! 泥白佛 3012 字 2天前

县领导只是吃完饭就马上离开了,魏明名气再大,但秦县长毕竟是一县父母官,姿态可以低,显得亲民,但不能太低,那就成舔了。

不过他跟魏明的交谈中,是真心觉得这个少年见识渊博,博古通今,而且看问题有国际视角,他说的那些国外的事自己都不知道。

难怪他小小年纪能博得如此大名,其实一顿饭的时间根本没聊透,所以秦县长还约了魏明晚上去县城坐坐。

今晚在县剧院有一个为庆祝国庆节的文艺汇演,他诚邀魏明出席观赏。

人家给了这么大的面子,魏明岂能拒绝,哪怕他并不热衷于参与这些政客的活动,但也欣然应允。

秦县长来的时候静悄悄,走的时候全体村民都站在门外恭送。

县长走后,公社的宋书记又坐了一会儿才离开。

然后才是乡亲们陆续散场,而关系好的,住得近的则留下来帮忙打扫,很快乱糟糟的院子就恢复如初了,当然,他们也顺便带走了一些珍贵的剩饭剩菜。

最后剩下的除了魏家人,就是舅爷和范春花这些近亲以及会计贾三等人。

贾三把礼金簿和收上来的礼金交给了正主儿魏解放,并感慨道:“秦县长出手真大方啊!”

老魏瞅了一眼账单,好家伙,足够十块钱巨款!

另外的教育局长和公社书记也有五块钱,这或许可能是秦县长任上平安县唯一的清北学子了,重视是必然的。

贾会计最后统计了一下数字,老魏也算了一下这段时间的开销,好像除了搭上了一头年猪,礼金基本能覆盖支出,也就多花了十几块。

不过这些钱都是儿子支援的,他直接把一大把零的整的票子交给魏明。

礼金簿他就自己留下了,以后有什么人情走动自然由他来支出。

魏明看着怀里这一大堆毛票,只觉得烫手,随手就扔给了小红:“给我干嘛,她的升学宴收的钱她自己留着。”

小红也不好意思收啊,然后又转给了老娘:“娘你们到了京城不是要做生意吗,这个你们留着当本钱吧。”

见老娘犹豫,魏明也道:“那你们就拿着吧,算是小红的一片孝心了。”

下午魏明稍作休息,然后垫吧了点就骑着摩托去了县城剧院。

毕竟是小县城,也没什么攒劲的节目,就是一些唱歌和诗朗诵,连个相声都没有。

表演者基本都是县里各企事业单位的文艺积极分子,有些还是有几分姿色的。

只是唱的歌,朗诵的诗歌都是那种红色歌曲和诗词,稍显老套。

不过魏明的两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同一首歌》也被编排成了节目,前者独唱,后者是县一小的小朋友们一起表演的。

《同一首歌》首登场的新星音乐会恰好是今天开始在全国播放现场录像,不过前些天已经通过广播散播开了,于是这个节目被临时加了上来。

当时秦县长其实也没想到魏明会回来搞一个升学宴,今晚恰好让他看到了老家人民对他这个大作家大艺术家的热情。

本来应该台下观众给台上表演者献花的,不过今晚倒了过来,台上表演的小姑娘一上台就捧着一朵花,表演结束后径直跑到下面给魏明献花。

担当如此重任,小女孩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父母也都是机关里的干部,事先指导老师也给她再三叮嘱叫她记住魏明的脸。

其实也很好记,第一排最年轻最英俊的就是,不瞎的都认不错。

见小朋友跑下台冲自己而来,魏明经过片刻错愕后忙站起来接过花,还跟她握了握手,说了声:“谢谢小朋友。”

这还不算完,还有人专门给两人合影。

秦县长把自己捧得有点高,所以当晚会结束后,当他问计魏明该如何发展平安县经济的时候,魏明是真的搜肠刮肚帮他想主意。

“产业分三种,第一产业就是农业,秦县长有没有考虑过搞大棚蔬菜。”

“大棚蔬菜?”

“对。”

秦县长:“我记得前年去首都开会,是个冬天,但是却吃到了西虹市和黄瓜这些夏天生长的蔬菜,听说甚至还有西瓜呢,但我没吃到。”

魏明:“对,这就是大棚蔬菜的优势,可以在冬天丰富人民的餐桌,经济效益也更好,像首都的冬季鲜菜基本都是海店那边四季青公社种植的,而我跟四季青公社的人也认识。”

他时不时还能看到老农卜大春赶着骡车来北大送菜,而卜大叔的儿子卜算子已经去美国留学了。

秦县长眼前一亮,不愧是魏明啊,京城人脉王!

魏明继续道,“如果县里决定做,我可以帮忙联系学习技术,四季青公社的大棚技术都是从日本学来的。”

秦县长心动了,又问了一些大棚蔬菜技术的细节,以及价格问题,听到相比夏天的价格甚至能翻倍,他的眼睛更亮了。

魏明不仅说了这里面的前景,也说了存在的风险:“冬季首都对鲜菜的需求量其实是有很大的缺口的,四季青顶多能满足燕京的干部们,有多余的,还能让大学生们吃上一些,普通老百姓能吃到的就不多了,平安县距离燕京虽然不算远,但毕竟不是燕京,蔬菜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