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雄伟壮观的大将军府内气氛凝重,曹操、袁绍、淳于琼以及王轩四人齐聚一堂。
他们皆是手握重兵的西园校尉,平素里与大将军何进交往甚密。
如今,皇宫之中因为十常侍肆意搅扰,致使宫廷动荡不安,整个朝廷局势岌岌可危。
面对如此困境,何进整日忧心忡忡,苦思应对之策。
就在这时,袁绍挺身而出,向何进献上一计:召集各地诸侯率军进入洛阳,以勤王之名义护卫皇帝陛下,稳定朝纲。
然而,在场的王轩心中却暗自叫苦不迭,他可是一名穿越而来的,深知袁绍此计乃是引狼入室之举。
一旦董卓等各路诸侯入京,必将引发一场腥风血雨,天下大乱。
与此同时,素有远见卓识的曹操亦是洞察到其中利害关系,连忙出言劝阻何进万万不可行此下策。
只可惜,无论二人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那何进就如同吃了秤砣铁了心一般,对袁绍的提议坚信不疑。
最终,何进一意孤行,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决然地广发布告,发出勤王诏令,召唤各方诸侯速速进京勤王护驾。
这一道命令犹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即将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巨变……
造成董卓之乱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既与袁绍的提议有关,也归咎于何进自身的决策失误,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葬送了大汉王朝那所剩无几的最后一丝尊严。
就在那个令人震惊不已的时刻,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般炸响在了朝廷之上——中平六年(公元 189 年)四月,汉灵帝刘宏驾崩归西!
此时此刻,正值何进与张让等十位常侍展开激烈权力争夺的关键时刻。
然而,随着十常侍最大的靠山刘宏离世,他们瞬间失去了强有力的庇护和支持,在手握重兵、权势滔天的大将军何进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
面对这般绝境,十常侍众人皆惊恐万分,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初时还束手无策的他们当中有人提出了一条铤而走险的计策。
横竖都是个死,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拼死一搏!
既然早晚都难逃一死,何不抢先出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就这样,经过一番密谋商议之后,十常侍决定孤注一掷,由其中最为狡黠多谋之人想出了一招毒计——他们先是派人前去诓骗何皇后,表示愿意向大将军何进俯首称臣、真心归顺。
然而,这不过是他们精心布置的一场骗局,其真实目的却是要布下天罗地网,设下致命杀局,只待何进毫无防备地踏入陷阱之中……
没过多久,那位曾经权势滔天、威震朝野的大将军何进,竟然不幸地遭到了以奸诈阴险著称的小人张让等一伙人的暗中算计与联手谋害!
就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何进被诱入宫中的一处偏僻角落。
正当他毫无防备之时,张让等人突然从暗处窜出,手持利刃,凶神恶煞般地向他扑来。
尽管何进身经百战,但终究寡不敌众,难以抵挡这突如其来的猛烈袭击。
只见刀光剑影交错闪烁,刹那间,鲜血四溅,染红了周围的地面和墙壁。
而何进这位昔日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此刻也只能发出绝望的怒吼,却无法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
最终,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何进的头颅就像一颗熟透的果实一般,咕噜噜地滚落在冰冷坚硬的地上。
那颗头颅瞪大着双眼,似乎还残留着生前最后的惊恐与不甘。
紧接着,张让见势不妙,匆忙带着年幼的公子刘协逃离了洛阳城。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的行踪终究还是没能逃过董卓锐利的眼睛。
董卓率领着他那如狼似虎的大军,很快就追上了张让一伙人,并成功地将小皇帝从张让手中解救出来。
随后,董卓自恃拥兵二十万,浩浩荡荡地进入京城,美其名曰“进京勤王护驾”。
至此,一场惊天动地的混乱——董卓之乱正式拉开了帷幕。
董卓入京之后,仗着自己手握重兵,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他全然不顾朝中大臣们的反对和天下人的非议,竟然肆意妄为地强行废掉了当朝皇帝刘辩的皇位。
这位可怜的少帝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失去了尊贵无比的地位。
与此同时,董卓又擅自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君,也就是日后众人皆知的汉献帝。
要知道,在那个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两汉时期,这种无故废立皇帝的行径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举!
它不仅严重违背了伦理纲常和传统礼法,更是对皇权尊严的极大亵渎与践踏。
正因如此,董卓的所作所为激起了各方势力的强烈不满和坚决抵制。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整个京城都陷入了一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