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一个陌生人拍了一下曹操的肩膀,正在沉思中的曹操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看向来人,正是王轩。
王轩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曹操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故作镇定地回答道:“在下姓曹名操,字孟德。”
当听到“曹操”二字时,王轩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激动地紧紧握住曹操的手,力度不自觉地又加大了几分。
他心中暗自窃喜,这位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啊!要是他能活得久一点,说不定整个三国都会被他统一呢!想到这里,王轩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和这位大牛交好。
于是,王轩热情地自我介绍道:“我叫王轩,字玄明,今年十三岁,你呢?”
曹操看着眼前这个身材高挑、气度不凡的少年,心中不禁暗暗称奇。他好奇地问道:“你真的只有十三岁吗?”
王轩笑着点点头,曹操接着问:“那你怎么会有字啊?”
这句话可算是问到了王轩的得意之处,只见他哈哈大笑起来,自豪地说:“我的老师乃是当朝大儒蔡邕,我这个字就是他老人家给我取的。”
说完,王轩一脸骄傲地看着曹操。
曹操一听,王轩的来头竟然如此之大,背后还有蔡邕这样的人物庇护,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想要与之交好的念头。
他笑着说道:“原来是玄明老弟啊!我早觉得玄明老弟年纪轻轻便相貌不凡,玉树临风,实在是我们这些人的楷模,我曹操自愧不如啊!”
王轩听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与曹操相互吹捧起来。
然而他心里暗自嘀咕着,这个曹操还真是能说会道,一下子就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不过王轩自己也是个很会说话的人,他不停夸赞曹操,表示只要曹操站在那里,一种英雄气概就会扑面而来。
两人互相吹捧了半天,突然都意识到对方其实和自己一样,都是那种口若悬河、心机深沉的人,不由得相视大笑起来。
就这样,他们之间的情谊就在这一刻结下了。
二人携手揽腕,一同走进了国子监。
洛阳国子监乃是东汉时期全国最高学府之一,这里汇聚了众多的学子和学者。
国子监内建筑宏伟壮观,环境优雅宁静。
曹操和王轩一边走一边交谈,对这座学府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王轩看着这宏伟的国子监,心中感慨万千,他转头看向曹操,笑着问道:“孟德兄,我对国子监的管理不太清楚,不知可否请你为我讲讲?”
曹操哈哈一笑,说道:“自然可以!贤弟且听我细细道来。”
曹操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这国子监乃是培养人才之地,其中设有祭酒、博士、助教等官职。
祭酒乃国子监之长,统管全监之事;博士则负责教授学生知识;而助教则协助博士教学。此外,还有学正、学录等职,共同管理国子监的日常事务。”
王轩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原来如此。那这国子监中的学生又是如何选拔呢?”
曹操笑了笑,答道:“这国子监中的学生大多来自于世家大族或官员子弟,也有一些平民百姓通过考试选拔进入。
这些学生在这里学习儒家经典,如《诗》、《书》、《礼》、《易》、《春秋》等。”
王轩听得津津有味,又问道:“那么,这国子监的课程设置又是怎样的呢?”
曹操想了想,回答道:“国子监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除了儒家经典外,还有天文、历法、算术、书法等科目。
学生们需要在这里学习三年,毕业后根据选拔,可为朝廷所用。”
王轩恍然大悟,不禁感叹道:“原来这国子监竟是如此重要的地方,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国子监乃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求学之所。贤弟能入读此校,实乃幸事。”
王轩感激地看了一眼曹操,说道:“多谢孟德兄为我解惑,今后还望孟德兄多多关照。”
曹操豪爽地拍了拍王轩的肩膀,笑道:“好说好说,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自当互相照应。”
就这样在双方都刻意交好的情况下,王轩与曹操成为了好友。
曹操又说:“咱们现在就是去找这里的监丞报道”。
操还有一个疑问?贤弟能进入国子监,成为这里的监生,家世肯定也是是非常显赫的吧,王轩不在意的随口一说,我爸爸是豫州刺史王允,“爸爸”两个字在东汉没有使用,所以曹操没弄懂,看他满脸疑问的样子,王轩忙改口说我父亲,曹操恍然大悟,学着王轩的用词说:“我爸爸司隶校尉曹嵩”。两人相视一笑,原来都是官二代。
曹操领着王轩来到了监丞所在之处,这位监丞大约40岁上下,态度谦和,对他们两人毫无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