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这就叫对症下药!(1 / 2)

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刘邦这个人其实真的很有意思。

造反之初,他就编了一套话术来证明自己的不凡。

什么他出生时天降异象,或者是在路边遇到白蛇将其剁掉了脑袋。

这些东西,其实说白了都是在画大饼。

毕竟,那个时候的人宣传手段有限。

人们通过道听途说听到的信息,总会信以为真。

这些杜撰出来的事情传了出去,刘邦自然而然就会被人认为是天命之主,是一个值得追随的对象。

以至于,他手底下的势力越来越强,最后终于得到了天下。

反观水浒之中大名鼎鼎的宋江,这就是一个画大饼失败的反面教材。

他的发迹路线,其实跟刘邦不能说是一模一样,但起码相似度也有高达80。

但是,宋江这个人不会画大饼。

明明已经被逼上了梁山,明目张胆的跟朝廷站在了对立面。

心里心心念念想着的,却是被朝廷招安。

平时,他跟手底下兄弟们画的最大的饼,也不过是被朝廷招安之后。

高官厚禄,金钱美女,要啥有啥。

但是,宋江从来没有想过,手底下的好多兄弟在落草为寇之前,本来就有很多人出身不不凡。

你拿人家曾经拥有的东西诱惑人家,这不是扯淡吗?

不管为什么,大家上了梁山,想的终究还是更大的目标。

但是,那个目标宋江不敢想,他也从来不认为自己能做到。

所以,他最终的下场极为凄惨。

其实,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也有很多,正面反面的事例几乎数不胜数。

无数古人用血泪教训告诉朱寿,画大饼绝对是一门艺术!

哪怕是对智商超群能力卓越的人,画大饼也要费一番心思,更不要说是面对自己的两个舅舅了。

心里思索一番,朱寿很快就确定了自己的计划。

对于自己的两个舅舅来说,太高深的话他们是听不懂的。

想要让他们感兴趣,心中萌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那就必须投其所好,说他们爱听的。

以这个为切入点,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自然能够事半功倍。

心中有了定计,朱寿缓缓开口。

“但凡能成大事者,定然要做到能人所不能,这才算是英雄好汉!不知两位舅舅以为我这番话如何?”

闻言,常宝和常彪兄弟二人都是眼睛一亮。

但是,碍于马皇后在一旁威慑,他们不敢开口,只是拼命地点头。

紧接着,朱寿又说道:“就像是养猪的营生,两位舅舅以为养猪上不得台面,被人看不起。要我说啊,养猪养得好,也是能够被人尊重的!”

“你们之前看到的那些屠夫,之所以被人看不起,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手段太低级了,做的事情不对。如果让我来养猪,不仅不被人看不起,而且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内,全金陵城的人提起我们,都要夸赞一声!”

“百姓们感激我们,同行们畏惧我们,哪怕是那些在朝为官的人,也要千方百计地拉拢我们。两位舅舅,我说这话,你们信还是不信?”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是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

他们心直口快,现在嘴巴不能说话,只能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于是,朱寿便看到二人齐刷刷地对自己摇了摇头。

常彪为了表现自己不相信的程度,甚至把脑袋摇的跟波浪鼓一样。

这一幕,让朱寿哑然失笑。

他也不慌,接着说道:“假如,我们养的猪能够让全大明的百姓都吃得起肉,甚至连那些达官贵人也想求着我们买,两位舅舅以为如何?”

兄弟二人又是对视了一眼。

很明显,他们特别想说话,只是碍于马皇后坐在一旁,都不敢吭声。

此时,两人都憋的满脸通红。

看到这一幕,朱寿忍不住笑道:“想说什么,直说便是。”

常宝扭头看了看马皇后。

马皇后对他微微颔首,顿时二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常彪迫不及待地说道:“外甥,不是咱不相信你,只是你哪怕是把猪肉卖出金子的价格,那又怎么样呢?”

“说到底,你不还是一个养猪的?”

朱寿摇了摇头,说道:“四舅此言差矣!我们养猪跟旁人养猪可不一样!”

“其实,我的想法是,我们只管传授别人养猪经验,最终将大明的养猪户都一网打尽,抢了那些屠子的生意!”

常宝和长寿都是乐不可支。

常宝说道:“这个敢情好!咱早就看那些屠子不顺眼了!”

朱寿微微一笑,道:“你们看他们不顺眼,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