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吕氏!(1 / 2)

贩盐生意,逐步步上正轨。

虽然后来每天的利润,比不上开业第一天。

毕竟五两一斤的盐,卖得实在是太贵了,不是一般人能够用得起的。

金陵虽是大明国都,有钱人终究是有数的。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让金陵城所有的勋贵和豪绅之家用上雪花盐。

这部分市场,雪花盐已经完全占领。

享受过雪花盐的好处,这些人当然不会再用回那充满杂质、口感极差的普通青盐。

自然而然,他们就成了最牢固的回头客!

到这一步,这门生意算是做成了。

虽然才不到半个月,店里就已经财源滚滚,积攒了将近二十万两白银。

不用说,一个月内赚到三十万两不成问题。

这些天,朱寿一直都窝在自家院子里,专心操练着那些亲随。

最后留下的人,只有六个。

好在这些人,都是朱寿亲自挑选的,在蒋瓛那帮手下里面优中选优的结果。

这六个人,都是年纪比较轻,武艺高强之人。

不过,朱寿对他们并不是十分满意。

朱寿的一身武艺,还有那夸张的巨力,都是系统直接给的。

这些东西,都是全套的。

所以朱寿对人的身体素质,有极为准确的判断。

这留个亲随,有一个算一个,身体素质都很一般。

都说穷文富武。

锦衣卫自然是不缺钱的,但关键问题是,营养不均衡,在这个时代,只一个普遍的问题。

就拿盐来说。

这时代的盐很贵,这些人平日都吃得起。

可他们从小到大,吃的都是青盐。

那玩意儿,提纯工艺不行,里面满是杂质,甚至有微量的毒素。

久而久之,身体底子再好的人,也会被不断磨损。

不要以为习武之人的身体素质就特别强。

在古代,练武的人强壮,一大半的原因,都是天赋出众,天生比别人强壮得多。

换言之,他们的下限很高。

但身体素质的上限,确实比不上现代人。

而且平日大鱼大肉惯了,根本不注重养生。

这也就是古代的名将,上了年纪之后,往往会落下一身毛病的原因。

所以,朱寿接手以后。

先用系统奖励的药物,给这六个人调养身体。

各种系统出品的名贵药物吃了几天,将他们体内的隐疾尽数去掉。

还没有教他们什么呢,这些人的实力就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让最近一直跟着朱寿的蒋瓛,看了都眼热不已。

这些待遇,他都没有!

当初朱寿选中了他,老朱也放话,只要蒋瓛愿意,可以跟着朱寿,但这锦衣卫的指挥使他可就当不成了。

两者之间,蒋瓛选择了位高权重的指挥使。

这些东西,自然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就在朱寿埋头培养自己的班底的时候,却有人打上了他的主意。

东宫。

十一岁的皇孙朱允炆正在读书,在他旁边,是他的母亲,太子妃吕氏。

吕氏看着认真读书的朱允炆,一脸温柔之色。

她是一个运气奇好的女子。

原本,太子妃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嫡长女常氏。

常氏和朱标尚在襁褓之中,便定下了娃娃亲。

洪武四年,两人成婚,常氏顺理成章成为太子妃。

洪武十一年,常氏生下次子朱允熥。

因为难产伤了元气,于当月去世。

常氏去世后,老朱就下旨将吕氏扶正,成为新的太子妃。

但吕氏心里清楚,自己这个太子妃,完全就是天降鸿福,实际上没有多少人信服。

吕氏出身一般,祖上唯一出过的名人,就是在南宋时战死在襄阳的名将吕文焕。

她的父亲本来官职不显,在吕氏当了太子妃之后,逐步升官,最后坐上了太常卿的位子。

太常寺负责礼乐事务,是清贵衙门。

所以,吕氏在朝中,实际上没啥根基。

当上了心心念念的太子妃,吕氏心里还是患得患失。

因为,她很清楚。

像她这样的人,只能走一条路,那就是母凭子贵。

她这个太子妃,毕竟不是朱标明媒正娶的。

所以,如今没有人认为朱允炆是朱标的嫡子。

这可就麻烦了。

若是朱允炆的身份,不被认可。

将来他能不能顺利继位?

十多年来,吕氏都为此事日日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