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渤书院 > 女生耽美 > 宠妃 > 第四十五章 养母(2)

第四十五章 养母(2)(1 / 2)

赵王连连点头答应,慧嫔却依旧冷冷地:“只要我日后从任何人嘴里知道你漏了陷,我都不会饶了你。”

赵王是真被吓怕了,走的时候不断地在心里说,绝对不能说漏嘴,绝对不能得罪慧嫔娘娘。

而后他就一门心思地想认文嫔做养母。他一直都没有冷静下来想一想,慧嫔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帮他,她又是怎么知道徐大人的事情的?

他更不曾去想,文嫔是否真的会对他好。

“儿臣……儿臣是听王嬷嬷说起来的。”赵王低着头开始摆弄衣角。这个理由也是慧嫔娘娘帮他想好的,慧嫔说,王嬷嬷已经死了,别人问起来你就把事情推到她身上,死无对证。

拓跋弘看向他的目光渐渐显出深意来。这小子一贯没有城府,今日这些话,怕是有人教他的。

是文嫔么?

或许是,也或许不是。

他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挥手道:“你先退下吧。你向朕请求之事,朕会考虑的。”

赵王一事搅得整个后宫风云大动。其实嫔妃抚养继子这事在历朝历代都很常见,但在乾武朝的后宫里就是很惊人的大事了,原因无他,拓跋弘的儿子少,是个皇子就是块肥肉。如拓跋弘他爹那一代,十一个儿子丢一个都不嫌心疼,嫔妃们都想自己生,懒得争别人的。

三日之后,拓跋弘下了旨,皇长子赵王记在文嫔名下。另,文嫔入宫多年,侍奉有功,特册为贵嫔。

六宫纷纷侧目。

文贵嫔至建章宫叩谢皇恩,随后由礼部侍郎开太庙,赵王在太庙跟前,跪在文贵嫔面前行了大礼,此后方可认文贵嫔为母亲。

因为是记了名的养子,遂要走这一道规矩,礼仪繁琐。宫里没娘的孩子找养母,并不都会被“记名”,如果皇帝顾及其生母,便只会给孩子找一个安身之处。那样的养母最吃亏,含辛茹苦地养大孩子,还不算是自己的。但也有不少记名的,都是生母出身卑微或者犯了罪,皇帝为着孩子的将来考虑,给他找个高贵的养母,同时抹去他生母的存在。

赵王的母亲就是重罪被处死的。皇帝给文贵嫔记名,就是昭告天下赵王是文贵嫔的亲生,沈妃和赵王一点关系都没有。

众人无不感叹文贵嫔好福气。

带着赵王一块儿回碧霄殿的文贵嫔则有些晕乎乎地。她从听到宫中传言说赵王亲口去求皇帝,到如今皇帝一道圣旨下来,把这孩子白送给她,她都不明白这块馅饼为何会落在自己头上。

而且因着赵王的原因,她还晋了一品成为贵嫔。赵王是皇帝长子,皇帝自然会抬高她的身份,让她做一个正儿八经的皇长子之母。

再看看抓着自己的手,一脸欢喜的赵王,文贵嫔暗暗叹一口气……也不知这孩子是怎么想的。她平日里也没刻意地拉拢讨好这孩子,他怎么就认准了自己呢?

说实话,文贵嫔对赵王还真没有必争之心。她又不是不能生,拓跋弘给她的雨露多,她近来一直在悉心调理身子,就是准备着生子的。赵王都七岁了,又是沈氏毒妇之子……文贵嫔不是个仁善的女子,她对别人家孩子可没有爱护之心。

有自己的孩子才是正道。

不过现在事情都成定局,她总不能把赵王再扔出去。眼下她还没生,有一个养子聊胜于无,就先养着吧。

赵王的事就这么了结了。往日里与恬嫔争宠争得如年戏一般的文贵嫔,如今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恬嫔曾经向皇上自荐,有意抚养赵王的事情也慢慢地在宫里传开了。为人圆滑的恬嫔人缘比文贵嫔好得多,兼之众妃看着文贵嫔得手都十分嫉恨,竟都开始与恬嫔交好起来。

而恬嫔却是再也不敢提及赵王之事,每日安安分分地服侍拓跋弘。

绯烟楼里的林媛听下人回禀着宫里头的消息,面上的笑意越来越浓,手里握着的金剪子一剪下去,两支金桔枝子应声而落。一旁几个宫女连连惊呼:“娘娘!那个是结果子的枝条,怎么给剪了呀!”

林媛定睛一看,果然剪错了。再往侧边下一剪子,这一下,身后人再次叫起来:“娘娘!那是主脉呀!这盆怕是活不了了……”

“今日皇上又翻了文贵嫔的牌子?”林媛索性放下了剪子,对左右问道。

“连着三天了。”初雪轻声回答,随即一挥手令两侧的小宫女们都退下了,上前低声和林媛道:“看来事情已经往第二个方向发展了。皇上对待文贵嫔宠眷如初,并未因她争夺皇子的野心而冷落她。”

“无碍,皇上绝对不会知道是我在里头动手脚,他只会怀疑文贵嫔。文贵嫔不似恬嫔,除了抱养之外无第二条路可走,她本心也并不想收下赵王。”林媛凝神道:“皇上之所以没有冷落她,只因为她父亲是清流学士,手里没有实权,就算抚养了赵王,也翻不起什么浪来。如今结果虽然是赵王亲口向皇帝请求的,但皇上心里早有自己的选择。文贵嫔和王淑容、赵淑媛是一类人,都是合适的。”

最新小说: 大明一家人 念念勿忘 含黛 心动难眠 奉御女官(清穿) 谬果[破镜重圆] 娇娘二嫁 娇华(双重生) 他,又出现了[穿书]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