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这片小小的天地间,王亚东副局长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手握实权,自视甚高,感觉整个官场都是他的舞台,而他,就是那个最耀眼的明星。
王亚东总是爱琢磨,琢磨什么呢?琢磨上级为什么会如此慧眼识珠,从茫茫人海中把他这个天才挑出来,放到这个位置上。他深信,这绝对是上级对他信任有加,寄予厚望的表现。于是,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干,拿出十二分的干劲,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上级的这份信任和厚爱。
自从分管林业工作后,王亚东的心思就更活络了。他开始琢磨着怎么把手下的中层干部位置动一动,把那些自己信得过的人,都给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他心想,这样一来,他们就能知道是自己提拔重用他们的,自然会对他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地为他效力。另一方面呢,手下都是自己的人,那还不是铁板一块,谁还能拆他的台?
王亚东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上任第一天,他就把分管的科室分工全部来了个大洗牌。那动作,那叫一个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这火啊,烧得那叫一个旺。
那些中层干部们一个个都被他整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有的呢,是满心欢喜,觉得自己终于得到了王亚东的赏识,以后前途无量;有的呢,则是忧心忡忡,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这位新上司,丢了饭碗。
王亚东才不管这些呢。他觉得自己那是在进行人事改革,是在优化资源配置,是在为单位的未来发展铺路。他觉得自己那是在做大事,是在干实事,是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至于那些个小打小闹,那些个不满和抱怨,那都是浮云,都是过眼云烟,根本就不用放在心上。
王亚东也知道自己这么做,肯定会得罪不少人,肯定会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但他不在乎,他觉得那些都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根本就不懂他的良苦用心。他坚信,自己是在为单位好,是在为人民群众好。于是,他在副局长的位置上那是越坐越稳,越干越有劲。他的那些亲信也都一个个地被提拔到了重要的岗位上,一个个都对他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说实话,王亚东这官当的,可真是风生水起,如鱼得水,每天趾高气扬地走在局里。他特别喜欢听那些下属们拍他的马屁,什么“王局长真是英明神武”,“王局长真是我们的主心骨”之类的话,他听得是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王亚动的那些改革措施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年末还得了个省级三等功,他觉得这个奖项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于是,他更加坚信自己是个天才,更加坚信自己的能力很强。
但是这似乎只是表面现象。实际工作中,他的那些措施,却并不一定都有效。他大张旗鼓地搞的人事洗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却并没有给单位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那些被他提拔的亲信们,虽然一个个都对他感恩戴德,忠心耿耿,但在工作上却并不一定都能胜任。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业务能力都不具备,只是靠拍马屁才得到了提拔。这样一来,单位的工作效率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还下降了不少。但他依然坚称自己是在做大事、干实事、为单位好、为人民群众好。
回顾王亚东的辉”历程,我不禁想问:他到底是在为单位好、为人民群众好,还是在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到底是在做大事、干实事,还是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他的那些“改革”措施到底给单位带来了什么?又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