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振聋发聩!老院长悟了!(2 / 4)

全职影帝 不是云少 2533 字 7个月前

也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

你不求赚上亿几十亿的钱,只想几百万上千万,那好的话剧也可以做到。

这块市场没人关注,但不代表不赚钱;反而电影的亏损,要比话剧多得多。

有的话剧赚十几、几十万也有,电影投资十几万,要上院线基本上不可能,演员片酬都给不起。

后世开心麻花的《乌龙山伯爵》、《夏洛特烦恼》,就是话剧史上,唯二的两部票房破亿的话剧,经历了10年的周期。

这公演的时长,在电影史上,是压根不敢想象的。

所以很多演员接不到电视剧、电影角色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话剧这条路,既能锻炼演技,又可以拿到保本的收入;至少话剧在,他们就有饭吃。

徐小钟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中戏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毕业后吃上饭。

一部话剧票房破亿的话,收入能有一半还多,比电影的分成是高的。

而且演员的片酬也比电影便宜,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演员市场……很多的演员动不动片酬上亿,那都是市场炒作和运作的结果。

话剧一天几百块钱,是很多中戏毕业生演员的常态。

很多知名演员,例如段亦宏、章译、王保强等等,都会时不时的演几场话剧,就是因为徐小钟刚刚说的。

帮衬!

帮忙话剧卖票房,不至于让很多底层演员,吃不上饭。

他们利用名人效应,让话剧的票房更好,投资方赚钱了,当然会分润给其他演员。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循环道理。

说难听点,就是道德绑架!

让你出面,让底层的演员能有收入。

但是,你站在这个行业的最顶端,一部电影也不是你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所以这种帮衬,其实也是在帮你自己。

这一点别说陈愈,任何去演话剧的知名演员,其实都想得通。

“老院长,该帮的,我一定会帮!”

“如果这台话剧公演,我抽空每次回来,都演1-2场!”

陈愈在那保证着,徐小钟当然也知道这有点强人所难,但听到这话,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不管陈愈是口头答应,还是什么,至少徐小钟把话带到了。

至于能不能帮到话剧市场,这得看陈愈的影响力。

目前要说谁可以以一己之力,让更多人来关注话剧,整个国内,还就只有陈愈能做得到。

徐小钟关照了几句,就准备离开了。

没想到陈愈却突然朝着他道:“老院长,其实名人效应对话剧虽然有用,但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扩大话剧的影响力!”

“什么办法?”

别说徐小钟,连院长徐祥、常丽几个都很好奇。

目前话剧是什么样,他们中戏的老师校长都很清楚。

所有人都在追求突破,甚至国话、人艺都在推出新的话剧大作,例如《白鹿原》、《恋爱的犀牛》等等。

但要说扩大影响力,但真的有限。

刚刚徐小钟让陈愈参演一两场话剧,然后找媒体宣传,在他看来就是最好的一个出圈方法。

而且市场也验证过了,名人参演话剧对票房的提高,是非常有作用的。

“一菲,你们先去饭店吧!”

“我跟老院长、院长他们聊聊!”

陈愈跟刘一菲等人说着,徐小钟倒也很耐心,他是真想听听,陈愈的法子。

几个人来到了剧院的办公室,徐小钟和徐祥也算看出来了,陈愈这是找他们有事商量。

估计两个人不来后场,陈愈可能都会来找他们。

雀食,原本陈愈是想去找常丽,然后带话的。

但现在中戏三巨头都在,那就好办了,索性直接说开了。

正好话剧,也是陈愈要跟他们说的一环。

跟中戏合作,一直以来都是陈愈的打算,而面前的三个人,无疑是最有话语权的,特别是78岁的徐小钟。

那绝对是中戏的话事人,没有之一。

“两位院长,书记,我说句不好听的!”

陈愈坐在那,一开口就好像很不客气:“哪怕我不拍电影,专门做话剧,其实市场的增长也有限!”

“这怎么可能?”

刘国福没好气道:“你做话剧了,很多喜欢你的影迷,肯定会来支持的!”

也就因为是陈愈,但凡换一个学生说这句话,刘国福都要教育他一番。

这话说的很没水平。

而且也像是在反击刚刚徐小钟让他帮忙的这个话题。

所以徐小钟没说话,而是看着陈愈,期待他怎么回答。

“多少人呢?”

“现在看话剧的观众,全国加起来估计都不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