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不甘心
除了庆幸之外,两个侧妃还有些不放心,于是一拍即合,打着请安的名义来探望太子妃,就是想亲眼看看,她是不是真的小产了。
宫里的女人心思多。
万一太子妃是假称小产,实际躲起来偷偷养胎呢?
这种可能性虽然很小,但也要保证万无一失才行。
于是,两个侧妃就联袂一起来了,却不想运气极好,在门口就遇到了皇后。
“给母妃请安。”两个侧妃连忙弯腰行礼。
皇后正因为太子妃小产的事而烦躁,看到西侧妃鼓起的肚子才想起来,太子还有个怀孕的侧妃,连忙道:“快扶起来,小心肚子!”
宫女搀扶着西侧妃起身。
皇后看着她圆圆鼓起的肚子,不免又想起了太子妃失去的孩子,心情越发糟糕。
虽说侧妃也有孕,但庶出的皇孙怎么能跟嫡出相比?
太子成婚的年月也不短了,东宫至今都没有孩子落地,几乎都快成了皇后的一块心病。
现在嫡皇孙没了。
有个庶皇孙也好。
总不能落得东宫一个孩子都保不住,损伤太子的颜面。
皇后心里这样想着,不免多关心了西侧妃几句,叮嘱她要好好保护肚子里的孩子,又让东宫的宫女好生伺候着,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皇后这样的关心爱护,对西侧妃来说自然是受宠若惊,连旁边另一位无孕的侧妃看着,都有点泛酸眼红。
但皇后完全忘了,她此时还站在太子妃的寝殿门口。
门也没关。
她对西侧妃说的那些话,殿内的太子妃都听得清清楚楚。
西侧妃自然知道这一点。
她心里巴不得在太子妃面前炫耀自己有孕得宠,连回话的声音都大了几分。
寝殿里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响。
西侧妃想象着太子妃黯然神伤、落魄可怜的样子,心里越发得意了。
正在此时,宫人的通传声响起。
太子回来了。
皇后本来都想走了,听到太子回来又停下脚步,打算跟儿子多说几句,顺便说一说对太子妃的不满。
可没想到,太子刚走过来,还没来得及给皇后请安。
太子妃的寝殿里就传来宫女的尖叫声。
“不好了,太子妃娘娘晕倒了——!”
殿门口的几人都惊呆了。
皇宫里的消息有时候传的跟筛子一样,四面透风。
还没过半个时候,刚刚小产的太子妃被皇后训斥,罚跪到昏迷不醒的事情,就传遍了全皇后上下。
连宫外的朝臣世家都有所耳闻。
这一下可非同小可。
太子妃不仅是皇家的儿媳妇,她代表的还是储君之妻,是未来的国母。
结果被皇后这个现任国母,当婆婆的罚跪到昏迷,而且还是在刚刚小产不过一日的节骨眼上。
这事一传开,很难不让人同情太子妃,更觉得皇后这位国母不慈。
连对自己的儿媳妇都如此刻薄。
那对旁人,岂不是更加狠毒寡恩?
此消息一出,皇后往日积累的宽厚形象立马打了折扣,暗地里也多出了不少谣言和指责。
甚至还有御史言官上奏,说国母不慈,会令天下百姓不安。
反而是躺在病床上的太子妃,博得了一大片的同情和怜悯。
最后,连皇帝和太后都听到了风声。
皇帝不方便亲自出面。
久不问外事的太后亲自赶到东宫。
皇后、太子和东宫所有人都到门口迎接。
太后脸色冰冷,什么话都没说,先进殿看了病榻上的太子妃,又问了太医具体情况。
数名太医都是紧急宣召进来,战战兢兢跪了一地。
为首的太医低着头,道:“太子妃娘娘方才小产,失血过多,元气大赏,正是急需调养的时候,微臣诊脉时发现,娘娘肝火虚旺,五内郁结,气血倒涌,才致使昏迷不醒,但好在性命无忧,待微臣给娘娘施上几针,再辅以汤药调养,太子妃娘娘便能转醒。”
“只是,太子妃娘娘毕竟伤了元气,往后还是要以静心修养为宜,万万不可再动气伤身了。”
太医的话说的很委婉,意思却明明白白。
就差没直说,太子妃是被气晕的。
被谁气晕的?
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有数。
太后的脸色越发不好看,只叫太医下去开药,好好为太子妃调养身体,随后便屏退了旁人,只留下太子与皇后。
之后殿内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
只知道皇后从东宫离开时,面色苍白,头冒虚汗,回到凤栖宫后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