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真是害人不浅(1 / 2)

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害人不浅

“这是第几次发生这种事了?”有百姓低声问道。

旁边的人说:“这个月已经第三次了吧?都是差不多的路数。这家人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弄不清情况,保安堂这地方,向来是‘有钱多张口,没钱门外走’!骗的就是这些不懂的外地人。”

“有钱多张口,没钱门外走?”

旁边一个人满脸好奇,问道:“这怎么还编成顺口溜了?什么意思啊?”

说话那人瞥了他一眼,了然地说:“你不是京城人吧?也是从外地来的?”

“对啊,刚来一天,正在街上逛着呢就听到这边吵起来了,这不过来看热闹吗?”

那人不好意思地说。

“保安堂的名声我听过,是那个有名的唐家开的吧?唐家不是医学名门吗?怎么名下的医馆就这幅……”

这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形容,看看门前锦衣华服的管事,和那些一脸凶相的打手,委婉地说:“这幅样子?”

“什么唐家名下?不过是仗个虚名而已!”旁边的京城本地百姓啐了一口。

立刻就有人解释道:“唐家是医学名门没错,但跟保安堂可没关系!保安堂就喜欢打着唐家的名号骗外地人,其实里头的大夫都是请来的,跟唐家一点不相干,你们千万别信!”

“保安堂是出了名的死要钱,不管病人死活的!”

“那句‘有钱多张口,没钱门外走’,也是京城里的百姓编出来的,意思很简单——只要你有钱进去,保安堂里的人一张口,就把你的钱全吞了,等你成了穷光蛋一个,就只配在门外走走,连门槛都跨不进去。”

说话的百姓努努嘴,示意正在争吵和哭喊的母子两,“喏,他们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吗?”

“还有这样的医馆?!”外地人不由咋舌。

“这家母子两我知道,这两个月在京城到处求医,也是可怜人。”

围观百姓里有人同情地说道:“听说他们家里的男人死的早,只留下两兄弟和一个瞎了眼的寡母,好在家里有田有地,日子过得还不错。”

“寡母就靠着把田租给村里人,赚点租银口粮把两兄弟养大。眼看着大儿子成亲娶了媳妇,小儿子读书聪明,又考上了童生,日子就要好起来了。谁知道这个聪明的小儿子突然得了怪病,肚子大得像怀孕一样,整日惨叫喊痛。”

“他母亲和他哥哥疼爱这个小儿子,带着他四处求医,把家附近的城镇医馆都跑遍了,都说看不出得了什么病。最后实在没办法,就带着儿子来京城求医。”

不知内情的其他人听得津津有味,赶紧问道:“这一求就求到保安堂来了?”

“哪能啊?京城里有名的医馆那么多,保安堂根本排不上号,这家母子一开始倒也没求到这里来。”

那人叹了口气,同情地说:“他们带着生病的小儿子,在京城住了两个多月,把各家医馆都跑遍了,愣是没人看得出小儿子得的是什么病。大夫也不敢治,说除非请唐家人出山,否则这怪病肯定是治不好,只能等死!”

“可唐家那是什么身份啊?那是专门给皇上太后看病的,我们这种小老百姓哪有资格?别说上门求医了,就连唐家的门往哪边开都找不到。”

“这家母子就到处打听,不知道被谁给骗了,听说保安堂是唐家开的医馆,就赶紧带着小儿子过来求医了。”

“保安堂的大夫真能治怪病?”旁边有人追问。

围观议论的不少京城百姓,都忍不住撇了下嘴,本想说什么又忍住了,忌讳地瞥了一眼保安堂门口的管事和打手,压低声音。

“能不能治我不知道,反正这家母子求医时,保安堂的管事是满口打包票说一定能治好,就是花费有点贵。毕竟是别人都治不好的怪病,他们能治好,用的药肯定是最好的,银子也要不少。”

“这对母子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好不容易找到个能治病的医馆,自然就信以为真,求着保安堂给他们儿子看病。”

“中间怎么治的我不知道,总之就是治了一个多月,流水一样的银子花进去,这家小儿子的病是半点没好,还越来越严重了。”

“保安堂的管事又说药不够了,要花重金从外地专门买,哄着这对母子卖了老家的田地和房屋,身上值钱的东西,甚至连穿的衣服都给当了,全拿给了保安堂。结果保安堂收了银子,又说小儿子治不好了,让他们把人带回去。”

“这对母子一听不就天塌了吗?都已经闹了好几天了,前面还求着保安堂救命,这两天终于看明白了,保安堂从头到尾就没想给小儿子治病,不过是骗他们钱罢了。”

旁边的百姓忍不住惊呼:“这不是故意害人吗?!”

“治不好就说治不好,一开始哄着人家说能治,等把人家家底都掏空了,又改口说不能治了,简直就是骗/钱害人啊!”

“怪不得这家的哥哥气

最新小说: 娇华(双重生) 他,又出现了[穿书] 娇娘二嫁 大明一家人 奉御女官(清穿) 谬果[破镜重圆] 念念勿忘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心动难眠 含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