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渤书院 > 女生耽美 > 丝路新医 > 第48章 特殊病例

第48章 特殊病例(1 / 2)

克州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李明正在为一个三岁的维吾尔族男孩检查。

这是一个奇怪的病例:孩子反复发烧,伴有特殊的皮肤表现,多家医院都没有查明原因。

“这孩子以前看过很多医生,”男孩的母亲说,“都说不清楚是什么病。”

李明仔细检查着:皮肤上的斑痕呈特殊的环形,分布有规律,而且家族中似乎有类似病史。

“能详细说说家族病史吗?”李明问。

通过翻译了解到,孩子的姑姑和表哥都有类似症状,但症状程度不一。

更奇怪的是,这种病似乎只在他们所在的山区比较常见。

“小杨,”李明叫来住院医师,“去查查类似的病例记录。”

很快,小杨带来了一摞病历:“最近三年,我们医院收治过六例类似病例,都来自同一个地区。”

李明立即打电话给阿依古丽:“你们那边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病例?症状是……”

“等等,”阿依古丽打断他,“你说的是不是皮肤上有环形斑痕,反复发热,可能伴有关节疼痛?”

“对!你们也遇到过?”

“最近半年收了三例,都是高原地区转来的。”阿依古丽说,“我正想找你商量这事呢。”

当天下午,李明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和阿依古丽讨论病例。两人很快发现一个重要线索:所有病例都来自南疆某些特定的山区。

“会不会是一种地方性疾病?”阿依古丽提出猜想。

“而且很可能是遗传性的,”李明补充,“我看了家族史,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正说着,王野从和田打来电话:“李明,听说你们在研究一种特殊病例?我们这边也有!”

三地医院立即组织了一次视频会议。通过比对,确认这些病例确实高度相似,很可能是同一种疾病。

“必须深入研究,”阿依古丽说,“这可能是一种新的疾病类型。”

“关键是搞清楚致病机制,”王野说,“我建议组建一个联合研究团队。”

就这样,一个跨地区的研究项目开始筹备。李明负责整理克州的病例资料,同时联系患者家属,准备进行系统的调查。

“李医生,”小杨兴奋地说,“我统计了一下,发现这些病例还有个特点:发病年龄基本都在儿童期。”

“对,这是个重要发现。”李明若有所思,“对了,去问问阿曼大夫,维医对这种症状有什么记载。”

阿曼大夫听完描述后,眼睛一亮:“我好像在一本古籍上见过类似记载。等我找找……”

第二天,阿依古丽突然来到克州。

“这个发现太重要了,”她拿出一摞资料,“我查了国内外文献,还没有关于这种病的正式报道。”

两人开始梳理现有资料。渐渐地,一些规律浮现出来。

病例主要集中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症状在3-7岁开始显现,可能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李明说,“可能涉及某种特殊的基因突变。”

“我已经联系了上海的实验室,”阿依古丽说,“他们对这个研究很感兴趣,愿意提供技术支持。”

正讨论着,阿曼大夫带着一本古老的维文医书来了。

“你们看,”他翻开泛黄的书页,“这里记载了一种‘月痕热病’,症状和你们说的很像。古代维医认为这与高原特殊的气候和饮食有关。”

李明和阿依古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中维医结合!”阿依古丽激动地说,“我们可以把现代医学的基因研究和维医的理论结合起来。”

就在这时,王野发来消息:和田又发现了两例相似病例,患者都来自同一个村子。

“必须尽快开展实地调查,”李明说,“我建议分头行动:克州负责家族史调查,喀什负责基因检测,和田负责流行病学调查。”

当晚,三地医院召开视频会议,正式启动联合研究项目。张国华也参加了会议。

“这个发现很有意义,”老教授说,“可能是世界首例报道。你们要细心观察,严谨求证。”

会后,阿依古丽没有立即回喀什。

“我想去看看那些患者,”她说,“亲眼看看他们的生活环境,可能会有新发现。”

第二天一早,李明和阿依古丽驱车前往病例集中的山区。

崎岖的山路上,两人讨论着研究计划。

“其实我一直在想,”阿依古丽突然说,“也许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发现这片土地上独特的医学现象,为医学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李明点点头。

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他感受到了一种使命感:作为一名医生,不仅

最新小说: 娇娘二嫁 念念勿忘 心动难眠 含黛 大明一家人 他,又出现了[穿书] 谬果[破镜重圆] 娇华(双重生)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奉御女官(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