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从小生活在这个古镇,小镇名为阳羡,小镇以紫砂陶器为生。
紫砂是矿,俗称“富贵土”。因其产自阳羡,故称阳羡紫砂。相传古时候阳羡街头,一日突然有一僧人沿街叫卖:“卖富贵土了!谁买富贵土?买了就可以发家致富。”因此而得名
古镇中心围绕着一条河,名为蠡河,是京杭大运的一段分支,河的两边,一边叫作南街,一边叫作西街,有各种各样的小店商铺,茶馆,剃头店,餐馆等,
南街后面有座山,叫作蜀山,是苏东坡当年被贬时,入过此地,思乡心切,说,此山似蜀,得以留名。
因为南街交通不便,明清的建筑,就一直被留存到了现在,经过几代人不断修缮,南街成为了没有被过度开发的老街,街上有紫砂有名的七老艺人的故居,等历史建筑,常常也会有游客因为紫砂陶,慕名而来
紫砂陶器从明代开始发展,明清时期达到繁荣顶峰,小镇的紫砂陶器,也因为条水路,被运往了大江南北,蜀山上的七座龙窑也保佑这这片土地世代的繁荣昌盛。
周烟雨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从爷爷的爷爷开始,就是从事陶相关的,
最早太爷爷是做陶罐生活用品,当时做陶的是非常底层的工作,本是实在是活不下去,被带到了师傅家做学徒,
做了十几年后,在古南街,开了属于自己的小店,一开就又是几十年,
到爷爷辈,爷爷不仅开茶器陶店也开始做起了陶器耐火材料相关,生意也算红红火火,经常去上海出差,给唯一的小孙女烟雨带各种好吃的,
到了烟雨老爹这里,烟雨爸爸是家中最小,上面一个兄长两个姐姐,烟雨爸爸作为家中老幺,从小被宠着长大,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从小就跟着当地有名的老画家中学习书画,也花了大价钱,为他安排了镇上报社美术部的工作,
而烟雨老爹,生性自由洒脱,不爱这铁饭碗,偷偷摸摸辞去了工作,回到南街,拜师学艺做紫砂壶,为此烟雨奶奶和烟雨爸爸还断绝了一年的关系,(后来就慢慢接受了)
就在辞职的这年,周家唯一的一个孙女,周烟雨出生了,生在了清明的后一天,那一年,绵绵细雨在这江南小镇整整下了一个月,故取名为:烟雨。
烟雨上头有3个哥哥,一个堂哥两个表哥,最大的相差10岁,最小的相差7岁,也许是年纪相差的比较大,烟雨没办法和三个哥哥一起玩,每年暑假三个哥哥放假了都会被送来烟雨家老宅避暑,烟雨父母忙的时候,就由三个哥哥来带这个小妹妹,三个哥哥哪里会带小朋友,就把小妹妹一个人丢在书房里,三个出去后山掏鸟窝。
长大后,几个哥哥也都传承了紫砂陶器的相关产业,家族都很争气,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手艺,都是做的红红火火,或成为了当红实力派手艺人。
烟雨母亲做的一手好菜,在古镇中,用老宅开了一家茶楼,已经开了十几年了,是老街的有名的老茶馆,烟雨老爹在二楼做做手艺,虽然没有爷爷那辈,生意做的大,但总体都是富足有余,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也许因为烟雨是女儿,打不得,每当烟雨犯下错误,烟雨老爹就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然还是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武器,
若老爹从隋唐讲起,烟雨便知道自己闯的祸还不算大,一旦追溯到春秋,请出大成至圣先师,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做人做事啊,一定是以听不到上古神话演绎为底线。
烟雨在家附近的江南大学上学,专业是中国画,烟雨妈妈不愿意让烟雨考去其他城市,就想把女儿养在身边,觉得心头肉,舍不得她在外面吃苦,原本烟雨想考去杭城,离宜市不算远,那里有全国最好的美院,是烟雨非常向往的地方,无奈分数差点,
好在学画,本是学艺,本就是靠自己,早在高中的时候,烟雨老爹就通了他自己各种关系人脉,为烟雨请了各种故友名师老画家,烟雨学校不上课的时候,就会去到老师家继续学习
烟雨也不负众望,进入大学前,就画得一手好工笔,烟雨也是真的痴迷,常常一画就是一天,废寝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