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没有人知道赵昕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才与那位逐渐积累起声名的折医士达成协定。
大家只知道太子殿下又一次展现了他的仁厚爱民,满足了大家的愿望。在谈话后不久,随军医士很快如数拨发到位。甭管其中有多少个他们不是很乐意的女医士随军,但数量上的确是配足了的。
军需那边的人也拍着胸脯担保医术过关,足以满足寻常伤病。但还有小部分高层知道,太子殿下走出那扇门后是揉着额角,且面带苦笑的。而且十分认真地叮嘱了即将破天荒带着女子上战场的勇将们一回:“医护是你们坚实的后盾,善待她们就是善待你们自己,尽力把人都带回来。”有脑子灵光的很快琢磨出了其中三味。
得,看来殿下是真的很敬重那位未来的妻子,也是铁了心的要把女子随军医者这个事给推行下去了。
更灵光一些的则是对赵昕的卡bug技术由衷佩服。这都能被殿下你卡到bug,真绝了。
如果折璇已经被定为太子妃,那么别说广收门徒向军中输出了,就是自己行医都要引来数不清的弹劾规劝笥子。
可折璇当下还没有太子妃的名位。而如今这年月女子坐馆行医虽然罕见,但民间的药婆却不少见。
只是受限于性别与不成系统的医术,常常被世人所轻。乃至于因群体中部分人所做的烂事,让整个群体都被扣上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帽子。所以折璇在赵昕的支持下顶着府州综学医科老师的名头坐馆行医,甚至堂而皇之的开义诊,给军中培养速成的外科医士,言官们顶多骂一句折家教女无方,太子殿下你离经叛道,不遵祖制,这样是很难兴盛大宋的。但赵昕这些年不遵的祖制多了,早练出了把言官言论当放屁的好心态。现在又远在西北,天高爹远的,连个能给他上烦躁debuff的人都没有。至于折继祖就更摆烂了。我家世袭罔替的知州位是太祖太宗两代皇帝都认的,只要不谋反,就谁也不能奈何他半分。家中儿女教养被质疑?行,那就看看你们谁头能铁到拦下太子殿下娶我的女儿。
既然拦不住,那我家是注定要出太子妃的,你又有什么资格来质疑我家的教养水平不行?真够胆就说你眼光比皇室还好!比太子殿下还强!打个有些不恰当的比方便是,折璇如今就是赵昕权位形成的影子,直接攻击她是没用的。
但赵昕通过向每个人刻意地展示这份影子,让这份影子可以借助他轻松跃过重重阻碍自由搭建新设想的积木。
等着积木由虚转实,新设想的积木已经基本构建完成,构建者也可以从影子中脱出变为最有力的靠山。
这些聪明人能够隐约感觉到自家太子殿下似乎又在下一步长棋。就像当年规正武举形式,设立讲武军校,人人都以为这只是更进一步分化禁军中派系,平衡文武加强皇权,整饬禁军只是捎带的明面理由。结果不出十年,从讲武军校走出去的学生就已经成了伐夏的急先锋。但赵昕如今的设想实在是太过超前,而人是没有办法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的,所以隐约察觉到什么都他们也只能静静观望,看看赵昕究竞想整出一个什么东西来。
但有一点大家都领会到了,那就是绝对不能真由着性子把这些个医护当耗材使,动辄打骂。因为人家背后的靠山不仅硬,也是真给出头。而有后台的医士们加入,还使得另外一个困扰赵昕许久的问题轻松解决。即如何保证这几支被他放出去灭敌方有生力量,加强己方震慑力和战斗经验的小股精锐部队,做到善待敌占区的普通百姓。答案是让他们带上这些有靠山的医士,并尽力保证医士安全。需要妥善安置的后勤人员意味着相对稳定的占领环境,否则很容易出现战兵前脚离开,后勤人员后脚就被原住民大卸八块的事情。当然,获得相对稳定的占领环境是基本目标,而达到目标的方法或云之手段可以多种多样。
在这一点上,由赵昕亲自圈定的诸位将领那叫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环州,章瓷部。
托环州离渭州近的福,章崇是去过渭州亲见赵昕讲述战略构想的,所以行动起来也最利索。
一回到环州就立刻点起了一千本州精锐,外加从东京赶来增援的两个步军指挥。
虽然是混合编队,其实也算得上老熟人了,因为点出的两个东京禁军指挥都是从前忠正军的人。
身上打了赵昕的烙印,自然在东京禁军体系中升得快,算得上有前途的那一波人。
当然,有前途是相对的。
面对章案这种嫡系中的嫡系,两人啥也不是,只能仗着脸熟,点头哈腰地上前套近乎:“都统,多时不见,更添英武啊。您老人家既已亲见过殿下,不知殿下这次所打算怎么办啊?”
“就是就是,也说给我等知晓知晓。"另一个指挥使也赶紧接话道。章资看着两人,比较满意的一点头。还行,没被东京城里的繁华消磨掉了志气。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殿下这次开出的价码足够高,听说倭州采出来花银是一箱箱往这运。
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这一波,必须得狠狠努力。于是偏头示意两人入内再说。
在外领兵多年,章秦也被这西北的风沙吹得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