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结尾时提到的故国落幕令所有人都悬起了心,已经凭借提示猜到结局的明人如今正期盼着光幕能透露更多信息,好让大家能对症下药,挽救大明;而大部分没有线索的人则陷入了一无所知的焦虑,害怕下一期讲的就是自己身处的时代,但无论如何,大家都是希望光幕再次出现的。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下,光幕于一个月后再度现身,这次,画面里还是那个熟悉的身影:【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盘点历史名人系列第二期!】
“来了!来了!第二期来了!”
众人奔走相告。
有官员刚下朝回家,正好赶上光幕开始播放,一时间他们也顾不得换衣服了,索性直接就近坐下,对下人吩咐道:“快去拿些纸笔来,等会儿万一说的是我们我好做记录!”
【首先,让我们先来揭晓上期的谜底。
第一个提示,“梦中之情,何必非真”。这八个字截取自明朝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散文《牡丹亭记题词》,全句为“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可能大家不太熟悉这句话,但我相信你们一定知道《牡丹亭记题词》里的另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毕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谁还没向往过浪漫真挚的感情呢?
第二个提示,“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这句话出自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诗作《戴清亭》,是冯梦龙晚年在寿宁担任县令时所写,表明了冯梦龙决意要做一个像前辈戴镗那样清明廉洁的良吏的决心。
众所周知,汤显祖生于嘉靖二十九年,逝于万历四十四年;冯梦龙生于公元1574年,逝于公元1646年,即明万历二年至清顺治三年。
所以“他见证了王朝的腐朽,他目睹了故国的落幕”分别对应的是谁,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吧?
没错,我们这期要讲的主人公就是汤显祖和冯梦龙,两个活跃在明朝晚期的文学大家,而本期主题就是:《汤冯——大厦将倾,多少良辰美景,都付与现实的悲哀与无情》。】
重点:明朝晚期。
其他朝代的皇帝:安心了安心了,原来还是明朝的事。
明朝皇帝们:!!!
我还以为是谁家房子着火了呢,走近一看,哦,原来是我家。
朱元璋气得两眼发黑:“到底是哪个不肖子孙把咱的大明搞没了!”
朱翊钧从床上惊起:“什么叫明万历二年至清顺治三年?!”这么暧昧的描述很容易让朕以为朕是亡国之君的!
-
明·崇祯时期
“咔——”
对着光幕做笔记的冯梦龙一不小心折断了手中的毛笔。
-
也有人发现了其他的哗点,比如:
“公元,这是什么纪年法?”
“先记下来,等光幕结束再研究。”
【由于这次的两位不怎么同期,所以我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先讲汤显祖。】
-
明·万历时期
汤显祖将早就准备好的宣纸挪到面前,一脸严肃地提起笔,随时准备记录。
希望阿藜姑娘多透露点有用信息,他想。
皇宫中,有了危机感的朱翊钧也在召集内侍记录天幕所言。
“都好好听,必须一字不落地记下来!”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代表作“临川四梦”,即戏剧《牡丹亭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除此之外,汤显祖还著有诗作《玉茗堂全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
汤显祖天资聪慧、才学过人,但为人过于头铁,不愿意攀附权贵,这导致他在科举上屡屡碰壁。好不容易在万历十一年考中了进士,当了个官,汤显祖又因看不惯朝臣贪赃枉法、刻掠饥民,愤然给神宗上了一篇《论辅臣科臣疏》,痛批官场腐败,但很遗憾,并没有什么用。神宗表示你小子怎么敢指导我的啊!于是发怒把小汤踢到徐闻县当典吏去了。】
朱元璋:官场腐败?好啊,好得很!
朱翊钧:……
朱厚照:这熟悉的感觉……上次是我在背景板里当反派角色,这次是换成万历了对吧?
【汤显祖被贬徐闻的这段时间吧,联合知县熊敏捐俸创办了一所“贵生书院”,教民知书识礼。他将书院的十二间教室分别命名为审问、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并在《徐闻留别贵生书院》一文中道:“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
汤显祖热心传道授惑,无论来者是谁都待之以诚、诲之不倦。刘应秋《徐闻县贵生书院记》中曾载道:“日日津津不厌,诸弟子执经问难靡虚日,户履常满,至廨隘不能容”。
通过汤显祖的教育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