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渤书院 > 玄幻魔法 > 家祖朱元璋 > 第三百三十章 当场驳斥

第三百三十章 当场驳斥(1 / 2)

果然次日朝堂之上,赵平安宣读圣旨,说要迁都之后。

一群大臣马上就跪伏于地。

有的说金陵乃是龙兴之地,若是监督,恐怕会有不测。

更有人说北平之地,距离草原太近,万一草原之上有所动静,京城不保。

而就在此时监察御史陈瑛忽然出列说道。

“陛下迁都北平,乃是考虑深远,如今草原已定,迁都北平正当其时,一来可以震慑草原上的不臣之人,二来更是能够对于阵型北方大有作为!”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马上想到刘勉送来的资料之中提到这陈瑛跟燕王朱棣有所勾连,说明这个人非常有想法,如果不是他猛然出现的话这家伙将来肯定也会平步青云。

虽然说这种见风使舵的本事让人有些不齿,不过说老实话,这样的人最起码对于形势而言还算是看得比较清楚,至少在关键的时候敢站出来咬人。

没想到他一个御史居然站出来支持此事,马上便有官员出来反驳。

“现如今朝廷正在前方用兵,正是需要粮草之时,若是在此时扩建北平城,国库恐怕难以支持,如果是再遭遇到天灾的话,国库用度不足,前方战事受阻的责任难道你来当不成?”

这倒是现实的理由,陈瑛这时候对着龙椅之上的朱允熥拱了拱手。

“陛下天纵奇才既然决定要迁都,自然会考虑到方方面面,列为臣工难道忘了之前南北榜案之事?北方学子早就心生不满,若长此以往,朝廷要分南北不成?因此以在下之见迁都乃是势在必行之事!只有这样才能够稳定北方,巩固大明基业!”

这话把大义握在手中,其他人想要反驳就要掂量一下,一句话说不好,很有可能就会在皇帝的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一时之间没人说话。

毕竟这事情就摆在面前,南北榜案造成的风波,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这种事情长此以往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

但问题就是如果迁都的话,从此以后南方官员能够得到的好处就会极其有限,北方的势力也会趁势崛起,这就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自古以来,南北之争就没有间断过,在南宋之前,整个北方一直都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北方的世家豪门相比于南方而言,底子要深厚的多。

不说别的,孔子的老家就在山东,春秋之时那些名人基本上全是北方人,如果不是因为多年战乱毁掉了北方的根基,南方根本就没有崛起的可能。

而且追根溯源,南方不少的家族还是从北方迁过来的,时间一长已经认定为自己是南方人,对于北方根本就没有什么归属感,当然也在这个时候不愿意朝廷迁都。

见到大殿上一片沉默,朱允熥淡淡的开口说道。

“若是没有什么意见,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就在此时,礼部主事萧仪缓缓的出列,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自古以来,孝道乃是人伦纲常之首,太上皇定都金陵,并且修建皇陵,陛下迁都北平之后,弃绝皇脉与皇陵,此乃有违天道人伦纲常之事,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此话一出满场皆静,不少人都是为萧仪捏了一把汗,这可真是当着皇帝的面硬扛贴脸开大,把孝道给搬出来,指责皇帝有不忠不孝之嫌,这胆子可当真是不小。

很明显,这萧仪也是豁出去了,他说这话的时候,昂起头来一脸正色。

朱允熥坐在龙椅之上,脸上露出一抹嘲讽之意,他也没有发怒,而是语气淡然的说道。

“你这话说的,我就还听不懂了,若是孝道为上,何来忠孝难以两全之事?”

萧仪听到这话马上拱手。

“忠孝难以两全,乃是在两难之时无奈之子全,与此之时,不能相提并论!”

朱允熥笑了起来,只是这笑容有些冷。

“南宋之岳飞文天祥,为救国难,难以顾全孝道,为什么你们这些读书人大力宣扬?怎么到了我这里你们就开始拿孝道来阻挠迁都之事?之前的南北保安你是不清楚还是不明白,如今草原已经平定,若是都城远在南方出了什么事情怎么能够及时反应?”

说到这里,他声音加重了几分。

“难道在你的眼中国家大事不值一提,只要一个孝字就能够成为万能的借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为自己的私心辩解!我看你这么多年的书读下来全部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不讲家国大义,在这朝堂之上反而做小女儿态,真是岂有此理!”

萧仪脸色微微一变,不过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拱手。

“陛下,今日说的是迁都之事,如今都城在金陵,朝廷人马依然可以打的草原人无还手之力,监督与否与草原安定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陛下乃是天下之主,百姓敬仰之人,若是不尊孝道如此一来就会乱了伦理纲常于天下而言绝非好事!”

说完之后他一躬到地。

朱允熥微微眯了一下眼睛,扫视一

最新小说: 摊牌了,冲喜小可怜是真大佬! 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 晚明风华 巅峰妖孽神医 贫道张三丰,请五大派赴死 旧日盗墓笔记 同时穿越成猫:我靠众筹修仙 腰软娇娇超好孕,被绝嗣暴君逼嫁 外室媚眼如丝,诱哄禁欲侍郎竞折腰 再凶我就哭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