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几十年的老路,今天走在路上的吕大国吹起的风都感觉是甜丝丝的,鸟儿的喳喳叫声也变得如此动听美妙,吕爸爸吕妈妈也是满脸笑容,她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在地里劳作的辛苦。
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吕家的农家小院。吕妈妈停好牛车,在门口等着黄爸爸黄妈妈停好车,然后一起有说有笑地走进院子。
小院坐落在绿油油的田野中间,被矮矮的土墙围着,墙头稀稀拉拉地长着些野草。微风吹过,野草轻轻摆动,像是在跟走进小院的人打招呼。院子的门是用木头钉的,上面满是斑驳的痕迹,记录着岁月的变迁。
一进小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宽敞的空地,地上铺着青石,青石缝里顽强地钻出几棵小草。空地上摆着一些简单的农具,犁、耙、锄头,每一件都诉说着农人的勤劳。空地的一角,有一棵老槐树,长得枝繁叶茂,树荫下有一张石桌和几只石凳,是农家人休息聊天的好去处。
小院四周是几间低矮的土坯房,窗户用纸糊成了方格的样子。小院里的空气弥漫着泥土和花草的清香,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牛羊叫声。
还有几只精神抖擞的大公鸡,似乎也想跳出围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呢。黄妈妈眼中泛起泪花,不知道是对即将嫁为人妻女儿的心疼,还是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的场景感怀。
“快进屋!”吕妈妈热情地招呼着,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她们轻快地走进小屋。屋内布置简单,但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农家的朴实与节俭。灶台上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陶罐,里面装满了农家自产的粮食和腌制的咸菜。墙角放着一张木床,床上铺着粗糙的棉被,看上去整洁又温馨。
“快上炕歇歇!”吕爸爸笑着说。在那个年代,农村人待客的最高礼遇就是“让上炕”。这不仅是一种尊重、热情和友好的表达方式,更意味着把客人当成家人一样看待。吕妈妈还特意在炕上铺上了厚厚的被褥,让她们能坐得温暖舒适。
农村的大炕通常是用泥土和砖块砌成的,长方形,长度和房屋宽度相当,宽度在 2-3 米左右。炕面铺上泥土和碎砖,再垫上一层厚厚的草席,保证了舒适与温暖。
在农村,大炕必不可少。冬天,它是家庭取暖的中心,大家围坐在炕上,烧着炕头的柴火,一边取暖,一边煮着简单的食物;夏天,大炕则是家人休息的好地方,晚上躺在凉爽的炕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感受着乡村的宁静。
吕爸爸端上了一杯杯热水,还有自家地里种的瓜果时蔬。吕妈妈笑着说:“我们早该去您那儿拜访了,还让您大老远跑来,真是对不住啦!”
“只要对孩子们好,咱当大人的干啥都乐意!这两天正好赶上农忙,我们没打招呼就来了,你们多包涵啊!”黄爸爸笑着说。
“可别这么说,你们能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吕爸爸满脸笑容地说。
“爸爸妈妈,我和雅萍打算把婚事定下来了。”大国说。
“太好了太好了,雅萍这姑娘我们打一开始就喜欢,一直觉得我家大国高攀了,配不上雅萍。”吕妈妈拉着雅萍的手说。
“那您二位对婚事有啥要求,咱们商量商量。”吕爸爸补充道。
“孩子们的婚事,我们都听他们的,只要他们幸福,我们就知足了。”黄妈妈回答道。
“那行,等下午我去村头让老黄头看看好日子。彩礼方面,雅萍,你有啥想要的,我们尽量满足。”吕爸爸高兴地说。
“我啥都不要,只要大国对我一心一意就行。”雅萍娇羞地说。
接着,吕妈妈看向黄爸爸、黄妈妈:“一切都按雅萍说的办,我们没意见,只求你们以后好好待她。”黄妈妈哽咽着说。
吕妈妈拉住黄妈妈的手说:“这个你放心,能娶到雅萍是我们老吕家的福气,我们一定把雅萍捧在手心里,当亲闺女对待。对了雅萍,现在流行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你喜欢哪个咱就买哪个,你说不要可不行,我们家可不能亏待你!”
一切谈妥后,吕妈妈就去准备午饭了。虽然那时食物稀缺,但吕大国家里自己种了瓜果蔬菜,还养了家禽,一家人忙活起来,妈妈做饭,雅萍帮忙拉风箱。不一会儿,一桌美味的农家菜就做好啦。
吃完午饭,人们都喜欢躺在炕上,舒舒服服地睡个午觉。吕爸爸则去老黄头家选个大婚吉日。
午觉醒来,一家人坐在炕头上聊天,在农村的炕头上,人与人之间特别亲近,没有距离感。
吕爸爸风风火火地进来说:“老黄头说大后天的日子不错。”“好,那我们就大后天办!老头子,我们赶紧去乡镇上买点东西,时间紧,得赶紧准备。”
还得找吹笛的、放炮的、管事的、端盘子的、大灶上做饭的、小灶炒菜的,还要去生产队里订“大车”。大车一般要提前刷洗干净,去掉粪土和脏东西,再用苇席搭个棚子,挂上牡丹花的床单或被罩,马车要用双套马车,马头上还要系大红花。这些东西都得自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