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抵达(2 / 4)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2421 字 7个月前

的公仔面放在她手上:“我吃这玩意反胃,你吃吧,别浪费了。”

说罢,向旁边的一名兵哥哥讨要了个馒头,一口咬下去。

差点没掉渣。

已是初冬时节了。

看得周围的人一脸呆滞。

似乎都没想到他这么好养活。

反胃?

明明闻起来很香啊。

卢然狐疑地端起面碗,喝了口热汤,一股绝妙的滋味在味蕾中绽放。

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吃这种进口盒装方便面。

哪怕是内地的袋装方便面,她都没吃过几回,很难买到。

她发觉自己似乎没吃过几种比这更好吃的食物。

富贵帮衬着含糊了一句:“他呀,山珍海味吃多了。”

李建昆大口啃着馒头,仿佛确实很美味,遂将孔八斤拉到一旁,问:“还有多久能到?”

“很难说呀。”

孔八斤眺望着省道的尽头,前方有个岔路,转入县道后,就真正进入灾区了,越往前,越接近震源中心,路况必然也越差:

“第一次76级的主震,就爆发在战马坡村的地底下,那个村又在大山里面。

“目前传来的消息还没有车辆进去过,咱们的车队也未必能进去,到时候看情况吧,不行只能徒步进山。”

他说完又补充一句:“就是前面的路也不好走,澜沧和耿马基本是一片废墟了。”

“一片废墟?”

“晚点你就知道了。我估计运气好的话,咱们都得花上两三天。”

两三天?

还是运气好的情况下?

李建昆眉头紧锁。

如果沈姑娘陷入困局,正在等待救援的话,能熬过两三天吗?

孔八斤留意到他的表情:“路上看吧,如果车辆通行实在困难,我带一队人背些物资徒步先走,毕竟拢共也就二百公里路,咱们已经走一半了。”

李建昆知道他们此行有两个任务。

一是将物资送到澜沧的震源中心,二是帮助自己寻找沈姑娘。

军令如山。

无法去要求他们只完成哪一个。

他也不能这么做。

这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

李建昆点点头道:“辛苦了。”

孔八斤摆摆手说没事,他也是本省人,知道对方的善举后,他对这项有些特殊对待的任务,倒也不排斥。

当然,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车队继续前行。

不到半小时后,停下来一次,清障。

随后断断续续的清障次数越来越多。

直到黄昏时分。

车队才艰难途经过澜沧县城。

李建昆也见识到了孔八斤所说的一片废墟。

残阳如血。

眼前仿佛浸染着鲜血的多半建筑,像推倒的积木般坍塌了,尘灰弥漫,经久不散,像是有一团雾气笼罩着这座县城。

耳畔仍有建筑物倒塌或断裂的声响传来,循声望去,偶尔能看见再次腾起的漫天尘土。

警报声在四面八方拉响。

隐约还能听见求救的呼喊。

街道上一片狼藉,已看不见几个人影,人们显然已被转移到安全地带,不过,肯定也有一部分被送往了医院太平间。

坚硬的水泥路面也皲裂了,裂缝向着人行道,向着断壁残垣的房舍上蔓延。

路旁的电线杆断裂,树木被连根拔起。

空气中充斥着复杂难明的气味,有尘埃、泥土,以及更糟糕的气息。

车队没有停止,沿着可通行的道路继续前行。

望着车窗外的满目疮痍,卢然悲怆道:“这就是大自然的无情之处,人类几千年文明凝结而成一座县城,被它弹指间摧毁了。”

李建昆神色复杂:“比任何战争更残酷。”

尽管拥有两辈子人生,但这种画面他也是头回见。

能想象吗,一整座县城,都需要重建。

即使是那些仍然倔强的屹立着的房子,上面的裂纹也如蛛网般,已经变成危房了。一场地震,使得这个本就不富裕的边陲小城,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车队颠簸行驶着,有些地方的路已完全不平整了,路上还散落着大量杂物,如果是小轿车,早就无法通行。

众人坐在车内,好像身在一艘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的小渔船里。

近乎龟速爬行。

然而,能走都算好事。

大约一个小时后。

前面的车辆逐次亮起刹车灯。

大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前方的道路像是被一颗陨石砸中,发生了地陷,形成一个半径五米多的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