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楚向前说的双赢,其实他占的便宜更多。
但也留给马会喝汤的机会,以现在的形势,马会答应的概率非常大。
毕竟现在的马会,还不是三四十年后的马会,每年在赛马投注金额,能超过三千亿。
靠着菠菜和其他收入,营收能达到七八百亿,纯利润几十亿的巨无霸。
利润看似不高,但马会掌握的基金却拥有几千亿的资金。
而且靠着马会吃饭的人,雇员就有25万,相关从业者加起来超过40万。
要是加上港岛之外的相关从业者会更多。
这才是楚向前和其他港岛巨富,面对马会时,总会顾忌重重的原因。
你再有钱,25万员工和40万从业者也从你手上赚不到一毛钱,自然是站在马会那边。
加上基金掌握的海量资金,脑子正常的人不可能和马会做对。
当然,这时候等的马会,还没膨胀到那种规模。
楚向前心里一发狠,老子这次非要进马会的董事局。
今后进入敌人内部,拉一批打一匹,总有机会暗地里慢慢控制马会。
随后楚向前心里一动,自己的朋友、生意上合作伙伴里,作为恒生董事局执行董事的何赞元,绝对有资格也成为马会的董事。
想到这,楚向前拿起电话,约何赞元初六恒生开董事会议后,一起吃个饭。
何赞元当然是一口答应,但他误以为楚向前是想谈股份的事。
从61年开始,楚向前每年都会找何赞元,还有何赞元大哥购买黄金。
买的也不多,一年2吨,三年下来光是何家手里就买了6吨。
加上当年黄金危机,从黄金期货上赚的到利润,全都换成了黄金。
大部分存在新手村仓库里,一部分则存在渣打和恒生里。
其中恒生有25吨,再加上第一次赛马拍卖后,楚向前又买了4吨黄金放在恒生。
前前后后一共在恒生存了125的黄金。
这批黄金当然会产生利息,但楚向前当初愿意把黄金存在恒生,条件之一就是黄金产生的利息,每年都转化成恒生的股份。
可惜当初恒生只答应签订5年期的合同,要不然楚向前光是把黄金一直存在恒生里,十年、二十年后,靠着这些黄金产生的利息,就能吞下恒生大部分的股份。
但这合同对楚向前不仅不亏,还赚大了。
三年下来,楚向前持有的股份,已经从当初的5,增加到了185。
61年黄金每盎司35美元,一吨黄金才1238万美元。
那时候楚向前存在恒生的黄金才65吨,所以6的利息只换来48万美元。
当时港币兑美元也是4比1,等于190多万港币。
以当时恒生才4千多万的市值来算,换来了475的股份。
当时恒生的股东们,还觉得这比买卖自己赚了。
靠着这65吨黄金做储备,当年就吸纳了超过2亿多港币的存款。
到了62年,楚向前的黄金增加到125吨,恒生再次大量吸纳储户的存款。
当年年末,总存款就超过5亿港币。
又碰上了两年房地产飙涨,恒生借出去的钱,每年产生的利息,再扣除给储户的利息,利润至少两三千万。
市值是连年大涨。
要不是不敢把钱全借出去,5亿产生的利息,都有6到9千万。
但恒生的股东们没预料到的是,黄金这两年同样在涨价。
62年楚向前拿到的股份虽然才4,但去年黄金飙升到51美元每盎司后。
光是那125吨的黄金,就值2250万美元。
6的利息就有135万美元,以445的汇率来算,这笔钱值600万港币。
以恒生去年市值顶峰,才12亿来算,需要给楚向前的股份就得5。
何赞元光是想想,当初5年的合同还有两年,大概率还得给楚向前至少8的股份,就头疼不已。
而且当初这事还是自己力主促成,一来恒生当时还是小角色,拉拢巨富是常事。
可惜像楚向前那么看好恒生的富豪却没几个。
加上眼看楚向前承诺,每年都从自己和大哥手里购买2吨的黄金,这些黄金与其存在渣打,还不如拉到恒生手上放着。
而且当初楚向前要求的6的年利息,在当时借款利息动不动就超过10、甚至15的利息面前,算是恒生占了便宜。
所以楚向前提出每年产生的利息,年底自动转化成恒生的股份,董事会在何赞元的游说下,没多争论,就以大比例的赞同而签下5年期的合同。
但三年下来,楚向前的股份从当初才5,仅仅只够进入董事局,拥有一票投票权,变成现在成为第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