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职场里的干货(5 / 6)

扰到自己了。

郑文龙没有太多的爱好,也不像其他银行家那样喜欢赌博,但是比较痴迷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的画作。

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读大学时性格内向,同学们都选择了热烈的“交际舞”作为爱好,郑文龙就选择了安静一点的绘画。

尽管最后被验证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并不妨碍他欣赏大师们的画技,并且高剑父作品中有一股力量,这可能和以前是革命家有关系。

即便是温婉的芍药,在高大师的笔下,茎干也如松柏那样坚挺。

这种力量给予年轻的郑文龙很大触动,每当遇到一些困难,他就端详着高剑父的作品,放松自己的同时好像也在汲取力量。

久而久之,高剑父的画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人生精神食粮。

事业有成后,他也想方设法收罗的一些高大师的作品,当然还有朋友赠送的,不过大多数都是【鸟兽图】,还有一些艺术价值没那么高的【花卉图】。

最经典的那几幅【花卉图】,要不就是在博物馆,要不就是在高剑父后人的手里。

郑文龙还辗转打听过,只知道高剑父有个儿子在澳门,但是更具体的信息就查不出来了。

所以郑文龙经常自我安慰,人生本就是不圆满的,美好的东西未必就要得到,有点遗憾才能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当然道理是这样说,但是每当闲下来,郑文龙还是会恋恋不舍欣赏下,博物馆里那些已经成为文物的作品照片。

这种时候,他是很反感被打扰的。

不过看到是中大岭院院长舒原发来的信息,郑文龙怒气才稍减,毕竟舒院长也不是什么小人物,估计应该真的有事。

于是打开看了一下,表情突然一凝,原来已经酝酿出来的困意也瞬间全无。

因为舒原歉意的表示,中旬那场饭局的人数有些调整,许副校长还有马院的林堇平院长将同时出席,不知道是否方便?

“许宁也要过来?”

郑文龙怔了一下。

许宁打个招呼是能理解的,如果学生非常优秀,师长们也愿意进行“举手之劳”的帮助。

但是亲自出席就不是一个概念了,那都可以说是“竭尽全力”的撑腰。

还有林堇平院长。

舒原不知道,陈着也不知道,甚至林堇平可能都忘记了。

但是郑文龙记得,自己以前在省党校进修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师就是林教授。

“舒原电话里不是说,那个学生没什么特殊背景吗?”

郑文龙搞不懂了,既然没有特殊背影,八竿子打不着的马院院长还要露面出席?

谁都不是傻子,这种出席本就意味着支持。

可能在学校的序列里,舒院长的地位要高于林院长。

但是在郑文龙心中,曾经给众多厅级领导授课的林堇平,重要性和地位要超过舒原。

郑文龙稍作思量,突然把信贷部主任卢杰英一个电话召唤过来。

卢杰英四十多岁,身材有些矮胖,头顶光秃秃的呈现一片地中海之势,面对提拔自己的老领导,卢杰英低头哈腰压根的小跑过来。

还没近身,郑文龙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酒味,一看就是上午出去应酬了。

“现在有些记者喜欢无孔不入的暗访。”

郑文龙皱眉说道:“你翘班出去喝酒,要是被发现就是一场风波。”

“没办法啊,郑行。”

卢杰英也很委屈:“美的那边人,他们是信贷部的大客户,总不能硬着脸推脱吧。”

郑文龙以前也当过信贷部主任,知道这个位置的艰难。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不是很愿意给他们放贷,因为那些企业根基不稳,一旦倒闭了贷款很可能成为烂账。

但是对于有着完整的财务制度、健康的发展方向,并且在行业里占据垄断型的全国知名企业,银行反而求着给他们放贷。

先不说他们能够还得起本金和利息,就冲着“全国知名”这四个字,那就是一笔优质的抵押资产了。

“反正你多注意吧。”

郑文龙没有在这件事上面多纠结,而是说起了真正的问题:“最近有什么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贷款补助条例?”

“在校大学生创业?”

卢杰英不明白老领导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事,他想了想说道:“助学贷款就有很多,但是创业方面的好像还真没有。”

“唔。”

郑文龙咂咂嘴,他也记得是没有的。

但是许校长、林院长和舒院长同时出席,我一个省分行的副行长师兄,只给批个1000万的贷款,这不仅是踩他们的面子,也是打自己的脸。

所以郑文龙就想了解下,最近这两年有没有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法规,那样自己就能有理可依的操作了。

“没有就算了。”

郑文龙靠在软软的椅背上,就好像闲聊似的说道:

“现在啊,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没那么稀奇了,在我们那个年代几乎是不存在的。”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年轻人有朝气、有知识、有冲劲,对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