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二章 攻取河套(2 / 4)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2499 字 2024-05-17

相似的舆图,自己的营帐里也有一份,只是详略程度还有更迭的时间不如蒙将军这里。

“安平君身边的几个人,我观都不错。”

“那个夏侯婴,那个曹参,都很好。”

“再在军中锤炼数年,偏将、司马、主将之位都不远。”

“此间只有你我,安平君但说无妨。”

蒙恬轻捋颔下不算长的须发,视线也是落在舆图之上,公子所言的身边人。

自己知道。

也都认识。

也都了解。

那几个人,有两个还是很入自己的眼,如那个夏侯婴,行军打仗很是勇猛,半年来,都已经立下不少军功了。

那个曹参,虽不擅长行军打仗,但是…行军司马、行军长史绝对可以胜任。

安平君于其也多有夸赞。

自己也按照功劳,于他们以晋升,那是符合帝国军中晋升之法的,另外几个也不错。

大才大将不显,比起普通人强上许多。

“蒙将军,于他们多赞誉了。”

“匈奴战事,已经半年多了。”

“半年来,算下来,匈奴主动出兵的次数多一些,我军主动出击相对少一些。”

“自然,长城一线太长,我军若是主动,反倒可能被匈奴之兵利用,出现不小的麻烦。”

“于匈奴战事,记得扶苏刚来这里的时候,蒙将军就说了,欲要击败、彻底攻灭匈奴非短时间之事。”

“起码,一两年、年难以做到。”

“除非两军全力生死交战,分出胜负,那…很难出现。”

“扶苏浅见,既然一战功成难有,则可…分成数步!”

“就如帝国一个个五年规划,每一个五年,都有定下目标、期望,如此,在此期间,便可极力将其完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些事情定下,就容易做成。”

“帝国通行诸郡的驰道修建就很顺利。”

“对匈奴作战,扶苏浅见…也落成一个个五年规划不至于,却可以分几步做到!”

“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直至走到将匈奴攻灭的终点。”

王陵、曹参、夏侯婴、周昌…他们跟着自己来此地数年了,自己一直是监军,基本上没啥变化。

他们都有不小的变化。

喜欢领兵作战的,都披上甲衣了。

喜欢参谋诸事、后勤诸务的留在身边了。

萧何和曹参挑选的这几个人,的确不错,自己观之也很好,乡野之地,也有大才。

也许。

如叔父所言,什么是大才?

没有天生的大才。

放在合适的地方,历练一段时间,不是大才,或许也能历练出来,无论如何,于他们的成长,自己是喜欢见到的。

蒙恬将军也给他们机会了。

没有在曹参他们几人的事情上停留,扶苏抬首落于面前的舆图上,看着舆图上一处处熟悉的地点位置。

说道所思。

“帝国五年规划,的确大用,那些五年规划,许多时候都提前有成。”

“一步步走?”

“一步步走到终点!”

“攻灭匈奴?”

“安平君此言,有理!”

蒙恬静静听着,公子所言,并不难理解,还是比较新颖的,既然要一步步走,那么,就需要知道每一步要做什么。

“眼下战事之所以焦灼,之所以没有取得很大的战果。”

“扶苏浅见,是因为这片地方!”

“大河如套,匈奴占据此地,越过大河,进退轻松,更有大河为险要可拦阻。”

“而我军战线太长。”

“半年来,我军同匈奴交战,之所以一次次没有很大的战果,就是这处河套之地。”

“他们依仗这里的地利,依仗这里的援兵,依仗这里的便利,轻松出动大军,还能够提供不小的辎重!”

“他们军中也有一些大型攻伐器械,虽不如帝国,数量也是不少,也有不小的威胁。”

“扶苏浅见,接下来第一步…便是要将匈奴所占据的这处河套之地攻下!”

“将河套之地的匈奴赶出去。”

“如此,河套便可成为我军的便利之地,我军出动就可轻松便利。”

“尤其,匈奴虽占据此地数十年,却没有好好的利用此地,根据曹参收集的消息,河套之地地利很好。”

“整个河套,险峻的山脉几乎不存。”

“因大河的存在,两岸多冲积出来的沃土良田,其余缺水之地,若是以水家之力给于铸就水利沟渠,则更为方便。”

“整个河套之地,若是可以完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