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峰诡谲起宫墙(1 / 2)

第三十五章

邀月宴当晚,不仅凭风问月楼灯火辉煌,宫城文华殿里一样是灯火通明。

三百余人的卷子经弥封官之手,加盖官印,快马加鞭送入东阁卷读。

读卷糊名却不誊录,今年的新科进士里,有些便是以书法诗文而声名远扬者。

隔日,三月十六,读卷官、受卷官入东阁阅卷,内阁阁老会在根据诸位同僚之意见,选出明日要丞到皇帝面前的卷子。

一众官员在商定之后,瞧一眼与迁西都护府为同乡的徐阁老,最终还是将裴如昭与纪见载的卷子挑出来,放到明日待读的卷中。

话虽说是糊名,但在太极殿上,诸位士子答卷并不避人,答卷内容一览无余,稍有留心便能记下一二。

糊名与否——倒也显得没什么效用。

这些读卷官起初确实不知该如何处置裴如昭的答卷,其文在理,其他士子的文章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

作为第一个公开以女子身份参加科举的人,裴如昭俨然已经成了烫手山芋。若她女扮男装参加科举,他们还好寻个由头处置。

偏偏她没有,还是凭着功绩和推荐信,拿了迁西大都督的首肯和皇帝的授意才参加的。

贬也不是,捧也不是。

捧她是在砸自己的饭碗,贬她——

更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无论裴如昭的殿试文章写得如何,成绩公布后都必然有无数人要到翰林院一看究竟,写得好但名次给低了,一众翰林编修内阁辅臣颜面尽失。

若是按照真实水平给名次,他们又怎能心甘情愿让一个被贬官员的儿女爬到他们这些人头上。

就算不考虑这些,也还有个皇帝陛下虎视眈眈。

裴家一边惹怒了圣上被贬到迁西,一边裴家的女儿又深得帝后喜欢,甚至还会打破规矩今日特地延了中间休息的时间给诸多士子供一餐粥饭。

当真两难。

由诸位读卷官选出来的答卷被呈到徐阁老面前。

此时夜色已深。

徐阁老坐在宽大的梨花木太师椅中,接过下属递上来的答卷,在认真看过每一封后,将裴如昭的答卷放在了倒数第二份。

将最终选出来的十份答卷封装好后,文华殿燃了两天两夜的灯,总算能熄了。

*

三月十七,乾宁帝听卷。

十篇文章按照徐阁老排列的顺序送进太极殿,由皇帝决定,给出最后名次。

读卷官一板一眼地将文章逐字逐句诵读完毕,十人的答卷洋洋洒洒数万字,听完之后,乾宁帝命司礼监的御前太监将答卷呈上去。

笑道:“徐阁老是哪里人?”

徐阁老拱手行礼,眉眼微垂:“启禀陛下,臣乃奉越人。”

乾宁皇帝顿悟:“依徐阁老所见,这裴如昭该给个什么名次?”

徐阁老毕恭毕敬道:“依臣所见,裴士子文采斐然,其文飒飒,高瞻远瞩,颇有裴一晖当年之风。”

其言下之意便是文采虽好,但其政见的可行性不佳,只是空有其谈罢了,如今能放在这个名次,还是沾了她父亲的光。

这也是徐阁老的试探,他也在试探皇上对诗案,对裴家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什么看法。

乾宁皇帝从案前起身,踱步到徐阁老身前,大手一挥,豪情万千:“暂且不提此时,最近漠北浑罗十八部的马贼频频骚扰边境安宁,十年前同浑罗王定的条约还剩一年,待传胪大典之后,徐阁老召集五方镇抚司驻京守将及兵部要臣。将这浑罗彻底打趴下,再不敢到我大荣的国境上造次!”

徐阁老依言领命,正欲离开。

乾宁皇帝又道:“这答卷朕已看过,这是朕刚拟的名次。跟刘相说一声,让御史台那些人安分些,朕让他们给朕干活,不是为了让他们天天指着朕的鼻子骂。”

徐阁老抬手接过乾宁皇帝递来的册子,上面已经写好了这次殿试的最终名次。

裴如昭赫然被写在最首。

徐阁老瞳仁紧缩,本不打算过问科举最终名次一事,此时也忍不住开始迟疑。

“徐阁老还有事?”

乾宁皇帝一句话,徐阁老赶忙低头,诚惶诚恐跪地:“圣上,名单可需再斟酌一番?”

乾宁皇帝朗声大笑:“朕觉甚好,不知徐阁老觉得何处不好?”

“今年圣上决断比往年要快许多,下官惊讶,一时失言。”哪怕徐阁老现在惊疑不定,心中疑窦重重,说话的语气仍旧四平八稳,面上滴水不漏。

乾宁皇帝心里骂这家伙老狐狸,转身往太极殿外去,扔给徐阁老一句话:“传话让刘相和户部的尚书到御书房去,徐阁老,去帮朕将鸿胪寺近三年签发的所有通关商贸文书一并送来,让朕看看,如何拿捏浑罗王这不安定的小子。”

这大荣的天,终究还是要变了。

最新小说: 奉御女官(清穿) 念念勿忘 谬果[破镜重圆] 娇娘二嫁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含黛 大明一家人 娇华(双重生) 心动难眠 他,又出现了[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