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 出发(1 / 2)

贞观小闲王 悟途 1005 字 2个月前

两人的对话让李承乾身后的几个人嘴角直抽抽。

这哥俩现在都这么玩么?太子的岂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那可是国本,将来的一国之君。

这哥俩一个想要卖太子的位置,另一个说太子的位置一文不值,这也太不拿太子当回事了吧。

尤其是一旁的李治和李泰,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这俩人是不是在自己面前故意炫耀?

为了彰显两个人都是淡泊名利之人,连太子的位置都不想要,故意装给自己看的。

两个人心中不约而同的呸了一声,暗骂了一句沽名钓誉。

对于李慎的态度,李承乾也是无奈,他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没有想到李慎居然把太子的位置贬低的一文不值。

“好了,时辰不早了,十弟你早些上路,一路多加小心,在安西都护府行事也要谨慎一些。

若是有事虚立刻传信回朝廷,不可鲁莽胡闹,你可记住?”

“大哥放心,小弟谨记大哥教诲。”李慎行了一礼一脸正色。

李承乾一招手,一旁的王忠端着一个托盘过来,上面放着四杯酒。

“青雀,雉奴,你们二人也过来为十弟饯行吧。”

听到李承乾让自己给李慎饯行,虽然心中不愿但二人还是走上前来,四人一人一杯酒。

“十弟,愿你一帆风顺。”李承乾举杯。

“老十,一路小心,四哥等你凯旋归来。”

李泰笑着说道。

李治是不可能祝愿李慎什么的,他可不会盼着李慎好,他还巴不得李慎死在外面呢。

李慎端着酒杯微微一笑

‘多谢大哥四哥,小弟先干为敬。’李慎说罢一饮而尽,其他三人同样如此。

李慎再次抱拳行礼

“大哥,小弟走,大哥保重身体,莫要太过操劳。”

“十弟保重。”

“保重。”

在众人的目光中,李慎潇洒的转身下了城墙,出了城门后翻身上马,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李承乾然后纵马而去。

随之传来了李慎狂傲的声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声音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了长长的队伍前面。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好诗,好诗啊。

纪王殿下果然文采卓越,不见当年。

唉可惜,没有来得及询问此诗叫什么名字。”门下侍中于志宁开口赞叹道。

于志宁也是饱读诗书,文采飞扬之人,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对治学非常热衷。

刚刚听了纪王这首诗,让他不由得惊叹。

“唉,老十真的不简单,他都没读过几年书,为何会有如此文采?”

李泰也是酷爱学问,听到李慎的诗不免有些让他感慨。

你要说李慎专心治学,李泰还可以接受,但李慎九岁就辍学了,属于半文盲,一些古籍李慎看都看不懂,

连他自己写的字他都不认识,他怎么就出口成章了呢,这不合理呀。

“是啊,十弟每次作的诗都堪比佳作,很多都能流芳百世。若是他一心治学,恐怕成就不可估量,甚至成为圣贤也不为过。”

李承乾也是点点头,目光看向远方。

李慎装了一波之后,开心的骑着马来到队伍前面。

这个时候街道两旁已经站满了闻讯赶来看热闹的百姓。

军队出征也算是一个稀奇的事,更何况还是纪王出征,那就更加是一个热闹了。

李慎坐在马上,不住的对两旁的人挥手,或者来个飞吻,虽然别人不知道他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很快李慎的侍卫营就出了金光门,来到城西的十里亭休整,右侯卫一直帮他们把物资送到这里后才回去。

“唉,总算完事了,怎么样,不错吧。”李慎从马上跳了下来,一边走一边询问。

“回王爷,确实够震撼人心,不过这次幸亏太子殿下,不然的话”王玄策暗自擦了一把汗,纪王这真是艺高人胆大,什么事都敢做。

明明昨天可以提前报备,纪王偏偏就临时上书,玩的就是一个心跳。

“不然什么?本王就不信他们还敢杀了本王不成,本王又不是叛乱。

你放心吧,本王做事心中有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本王已经猜到太子会应允本王的要求,所以才敢这么做的。”李慎不在意的走进亭子里坐下。

“臣觉得王爷今后还是不要这么做的好。”王玄策还是提醒。

“好了好了,本王知道了,本王以后尽量不这么做。”

唉,看到纪王不耐烦的样子,王玄策也只能无奈叹息。

“启禀王爷,武夫人她们到了,随时都可以出发。”薛仁贵走了过来禀报。

“来,坐一坐,喝杯茶再走,刚刚将士们都累了,让他们歇一歇在赶路。”

李慎指了指十里亭中的石墩示意两人坐下,然后让石头给两人倒一杯茶水。

“仁贵,你估计我们多久能抵达西州?”李慎等俩人坐下后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