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让刘姑姑不用做我的饭了,我不回来吃。”
“明晚有应酬吗?”陆清问道。
“嗯,明天跟府城的几个富商约了饭,谈谈建粉条厂的事儿。明年新一茬的番薯下来后,小作坊肯定不行,得有个大厂子才能收购制作粉条。建厂的事不能马虎,从选址到修建,再到所需要的工具和人手,也都需要时间。”
宋声的打算是先把事情谈好,修建厂子还有找工匠制作工具等等全都需要资金。他自己手上的钱肯定是不够的,衙门的公账上也没什么钱,只能找有钱人来投资。
不过这个人选也要好好挑一挑,毕竟以后是要合作的,相当于他出技术对方出钱,当然他也会出一部分钱当做资金,不可能让对方全资控股,他得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陆清想了想,说道:“相公,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这段时间他在府城也认识了不少官家夫人和富商夫人,只是他不爱交际,很少出去应酬。
“不用,你只管做你想做的事就行。其他的事你不用操心,我心里有数。”
“好,如果需要帮忙的话你跟我说。”
“好。”宋声低头亲了他的额头一口,已经吹了蜡烛,窗边的炭盆烧的火热,屋里的温度也逐渐升高。
宋声翻了个身把人压在下面,手往腰间抚去。陆清知道他想做什么,双手搂过他的脖颈,把人拉了下来迎了上去。
晨起的时候一开门外面格外的冷,一股冷空气扑面而来,宋声发现外面下雪了。
北面的天气到了冬天干冷的厉害,下雪也十分频繁。十一月中的时候下过一场小雪,不过只下了半天,落到地上都未曾积雪就化了。
今天的雪看起来下的有些大,看起来是从后半夜就开始下了,地上已经积了薄薄的一层,雪花有些大,簌簌的往下落,天边灰蒙蒙的,今天看起来是个大雪天。
宋声一起来,被窝就少了一些温度。陆清醒了之后也跟着起来了,一看外面下雪了,从床头的衣柜里拿出了一件大氅,脖颈间是一圈兔毛,这是陆清前不久刚刚做好的,里面缝了一层薄薄的棉花,穿起来柔软又暖和。
他拿出大氅给宋声披上,叮嘱道:“下雪了,穿上这个暖和。等会儿喝点热粥吃了早饭再出门,让春生赶车的时候走慢些,小心地滑。”
只是给宋声寄个大氅的功夫,陆清温热的手已经被冻得冰凉凉的了。
宋声拉过他的手轻轻搓了搓哈了口气,“我晓得,放心吧。这会儿还早,你再去睡会儿。”
陆清嗯了一声,昨天晚上折腾的有些晚了,相公做那档事儿的时候格外的用力,撞到他现在大腿根都还是酸疼的。
宋声出去之后把门带上,吃了个早饭就出门了。陆清则是又回被窝里躺了会儿,迷迷糊糊的睡了个回笼觉才起来。
宋声相比于肃昌前几任知府和通判,是非常勤勉的。每日按时到岗,在衙门忙公事一忙就是一整天。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衙门里头的衙役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这位知府是个好官,如此勤政,是他们老百姓的福气。
宋声到了衙门跟几个已经来了的官员打了声招呼就去了案房,案房的窗是开着的,屋里太暖和了,坐的久了容易打瞌睡,他便把窗户开了半开,凉风偶尔吹进来能让他清醒不少。
衙门里往年的各项税收记录他已经看完了,现在看的是衙门里积攒了几年的宗卷,很多都是一些悬案,他先挑拣了一些出人命的案子看了看,打算一桩一桩的查。
他时不时的抬头通过窗子向外看了看,外面的雪下了一上午了,簌簌的雪花急急的落下,一个上午过去,已经积了一个台阶厚度的雪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宋声是在后衙和李如成他们一起吃的,他们饭桌上没有那些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大家经常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宋声问道:“往年肃昌下过大雪吗?”
赵游道:“下过,肃昌的雪每年都下的可厚了,光是清扫就得好几天呢。”
“雪下的太厚,老百姓的房子有被雪压塌的吗?”宋声问出了他
最关心的问题。
李如成道:“这倒是很少,本来肃昌这个地方一到冬天天气就恶劣,经常刮风下雪,百姓们的房子还算坚固,下的太大的话,即便是下着雪他们也会上房清扫的。”
宋声闻言稍微放心了一些,毕竟在这个时代,最让人无力抗衡的就是天灾。水灾雪灾都不是老百姓们能够轻易承受的,一旦出现,就会有不小的伤亡。
而且这种灾害过后因为死伤太多,往往会伴随着出现瘟疫,那将又会是一场灾难。
说完这些,赵游问道:“大人,最近粉条卖的太火了,咱们作坊里头的番薯要不够用了。”
“这么快就不够用了?”
赵游点点头,“是啊,您是不知道,现在有不少从下面的县里来的人专门来买粉条的,根本不够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