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临安看着陈知忆样子,怎么和丢了魂一样,刚想追上去问一问,就听门外有人喊到“将军,马车备好了,我们可以出发了”,陈临安一想到还有事情,上了车回去了。
——————分割线——————
北国朝堂
“启禀陛下,太后,东陵国举兵五十万,意图我九州城,九州城乃我国边境重地,一旦九州有失,则我国危矣。臣恳请陛下下旨,发兵救援九州城!”
说话的是陈庭,上面坐着年仅四岁的小皇帝,在小皇帝旁边坐着一个美貌的妇人,是小皇帝的母亲,当今北国的皇太后。
四岁的皇帝,压根也听不懂陈庭说的是什么,皇太后一个妇道人家,更是不懂朝政,更不懂军事,想了一下,只好问道“众爱卿可有异议?”。
“陈相所言极是,臣同意发兵救援九洲!”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朝堂上,众人纷纷赞成发兵九州。
“禀陛下,太后,臣认为此时发兵为时尚早,且不说我九州有数万精锐镇守,单说那东陵国所谓的八十万大军,臣认为就是虚张声势而已。在没有探听清楚敌人底细之前,就贸然发兵,恐怕不合适。况且,宋老将军已经去了九州,可以等等宋老将军的回信,倘若需要支援,我们再发兵也不迟啊!”说话的人是北国通政司参议裴玄。
陈庭听闻此话,脸色一沉。他就是想趁宋守疆不在的时候,劝小皇帝和太后发兵。这个裴玄平日里就和宋守疆走的近,此时又跳出来阻止陈庭,这个人在陈庭眼里,已经不能再留着了。
“禀陛下,太后,战场打仗讲究乒贵神速,倘若什么都等,延误了战机,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况且,即便九洲城不会失守,待我大军一到,也可里应外合,杀退敌军,解我边关之危啊!”陈庭反驳道。
“臣附议”“臣也附议”
陈庭一说话,他的狗腿子们马上就无缝衔接的配合上了。
“这。。。”太后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请陛下,太后速下旨意,发兵九州,保我北国江山无恙!”陈庭带头跪了下来。
看到陈庭跪下了,后面的人,除了裴玄,都跟着纷纷跪下了,也是统一说道“请陛下,太后速下旨意”。
如此情形,太后也没有其他选择了,毕竟陈庭是先帝选择的托孤大臣,其他两人还都不在,自己也只能听他的建议了,但是太后还有自己的疑问“那需要多少人马?”
“禀太后,可命青云城守将派十万大军前去支援,再命龙骧将军魏季率领十万大军从皇城出发。三路合击,则东陵国必败。”陈庭回答道。
“太后不可,青云乃我国与裕国交界,若此时派青云出兵,万一裕国趁我不备偷袭青云,则得不偿失啊!请陛下,太后三思!”裴玄急的跪下说道。
陈庭看着眼前的裴玄,心想“这个人一再坏我好事,必须除掉!”
“这。。裴爱卿所言有理,陈爱卿,你看?”太后把问题又甩给了陈庭。
“太后不必担忧,青云虽也是边界,却有着独特的天险作为屏障,易守难攻。且不说裕国目前只求自保,无意于我国开战,即便等他组织好大军,也一时半会也难进青云城半步。待那时,我军已击败东陵国,士气正盛,三路大军合为一起,直奔青云,别说他裕国的军队,就是直取裕国皇城,也未尝不可啊!”陈庭真是画大饼的高手,如果按这么算,那一统天下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请陛下,太后速下旨意,发兵九州,保我北国江山无恙!”下面那些大臣,又开始逼着太后下旨了。
见大家意见都这么统一,太后也没有办法了,只好说道“就依各位爱卿,传旨,命青云城守将统兵十万,龙骧将军魏季统兵十万,即刻发兵九州,不得有误!”
众人在陈庭的带领下纷纷跪下,高呼“陛下,太后英明”。
北国边境九州城。
九州城是北国和东陵国的边境,军事重地。在此镇守的是宋守疆的大儿子,宋如川。
“启禀将军,探马来报,宋老将军已到城外三十里”
“太好了,父亲要到了,来人,备马,我要出城迎迎父亲”。
九州城外
宋如川刚看见宋守疆大队人马在向这边来,急忙拍马向前迎了过去。“吁~,父亲一路辛苦了,孩儿特来迎接”。
“哈哈,如川啊,你现在是镇守一方的大将,那么多事情等着你来处理,不必特意来迎接我”。宋守疆也好久没见到自己这个大儿子了,也十分开心。
“你我父子二人已经许久未见了,孩儿也十分想念父亲,听闻父亲要来九州城,所以一直派探马不停打探,孩儿也想早点见到父亲啊!”宋如川说道。
“好,咱们先赶路回去,到了以后咱爷俩再好好叙一叙。”宋守疆说道。
“好!”
九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