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碰到个找事的(1 / 2)

接着,富态的中年人伸出右手,摊开手掌。中年读书人见状,立即会意,小心翼翼地将陆文轩刚写的对联放到了富态中年人的手心上。那对联的纸张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洁白,字迹流畅而有力,透出一股不凡的气质。

富态中年人,也就是户部尚书穆修远,此时显得异常兴奋。他年约四十有余,衣着华贵,彰显着其高贵的身份。三缕长髯随风轻飘,更添几分儒雅气质。星眉朗目,白白净净,每一处都透露出他久居高位的气度与威严。

他接过字条,目光专注地扫过上面的字迹。当看清对联的内容后,他的眼神瞬间大亮,仿佛见到了久违的珍宝。他心中激动不已,暗道:“我出的对联终于有人对出来了!”这份对联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是他才华的体现,更是他地位与权势的象征。

而坐在这里的都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他们也都纷纷侧目看向穆修远,想要窥探这位户部尚书的神情变化。见到他如此兴奋,众人心中也不禁好奇起来,究竟是怎样的对联能让这位大人物如此动容。

穆修远疑惑地皱起眉头,他疑惑地问道:“此人姓甚名谁?如此大才,怎么会没有请柬而是从下面上来的?”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和不解,显然对于这样的状况感到意外。

看了上船时登记的名册,户部侍郎林德路立刻弯腰回答道:“回大人,此人姓陆名文轩,是个秀才。至于为何没有请柬,怕是下面人有所疏漏。”他的声音恭敬而谨慎,试图解释这个意外的情况。

穆修远听后,更是感到好奇,他追问道:“既有如此之才,为何不请此人?”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和不满,显然对于没有邀请这样的人才感到遗憾和不解。

林德路听后,心中一阵惶恐,他连忙解释道:“大人,此事确实是我们疏忽了。陆文轩虽然是秀才,但他在京城中的名声并不响亮,所以我们没有将他列入邀请名单。不过,他的才华确实出众,今日能得大人赏识,也是我们的荣幸。”

穆修远听后,点了点头,心中的不满稍微平息了一些。

此时,陆文轩已经来到了一楼的甲板上,正欲继续前行,却被户部杨侍郎的侄子杨松出手拦住。杨松一声喝道:“站住!”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威严与不悦,显然对陆文轩的出现感到意外和不满。

陆文轩并没有立刻行礼,而是抬头瞟了他们一眼,眼神中透露出几分不屑与傲然。他慢吞吞地开口道:“何事?”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淡与不耐烦,显然并不把眼前的这些人放在眼里。

杨松见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冷着脸道:“你是如何混进来的?”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质问与怀疑,显然怀疑陆文轩是混进这个场合的闲杂人等。

陆文轩听后,眉头微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杨松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我为何不能来?”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与不屑,似乎在嘲讽杨松等人的无知与傲慢。

杨松对着侍卫说道,“检查一下他的请柬,如果没有把他赶出去,今天世子还有尚书都在上面,别坏了大人们的兴致。”

侍卫听到杨松的话,立刻躬身应是,他伸出手来想要抓住陆文轩,打算将其带下去并好好查一查,给杨大人一个交代。然而,陆文轩却并未轻易就范,他身形一动,巧妙地避开了侍卫的抓捕。

此时,周围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杨松见状,顿时摆起了官威。他捧着大肚子,哼哼一声道:“此次文会事关重大,穆尚书和林侍郎早有交代,闲杂人等不得入内。若是误了大人事情,你我如何担待得起?”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威胁与恐吓,显然是想通过恐吓来迫使陆文轩就范。然而,陆文轩却并未被他的官威所吓倒,他冷冷地看着杨松,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

周围的官员们也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他们都知道杨松是户部杨侍郎的侄子,平时在京城中也是横行霸道,无人敢惹。

侍卫见杨松如此作态,心中明白对方这是在借着官威过瘾,并非真心要捉拿陆文轩。因此,他虽然连连称是,说是立刻拿人,但实际上对一旁的陆文轩却是不管不问。

陆文轩对两人的表演毫无兴趣,他懒得看他们装腔作势,直接指着门口的告示牌说道:“要进此门还要以冬为题吟诗?”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与挑衅,似乎在嘲讽这种无聊的入场规定。

杨松和侍卫被陆文轩的直接质问弄得有些尴尬,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会如此不客气地质疑文会的规定。杨松的脸色微变,他瞪了陆文轩一眼,想要用眼神威慑住对方。然而,陆文轩却毫不在意,他依然站在那里,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侍卫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他解释道:“这位公子,您有所不知,这是我们文会的规矩。只有以冬为题吟诗,才能证明您的才华,才能进入文会。”他试图用文会的规矩来平息陆文轩的质疑。

然而,陆文轩却并未被说服,他淡淡地一笑道:“哦?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