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凛冽的寒风中,南阳城郊的战场上气氛紧张而肃杀。干若与万基两位将领,各自率领着精锐的军队,准备进行第三项比试。
这场比试的规则简单而残酷:双方军队在战场上展开对决,无论是通过战斗擒获对方的主将,还是直接斩断敌方的旗帜,都意味着该方获得了胜利。
随着号角的吹响,比试正式开始。两位将领站在各自的阵地上,目光如炬,紧盯着对方。他们的士兵们按照先前的布置,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干若与万基,这两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将在这片战场上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
冬日的阳光斜照在南阳城郊,金色的光芒洒在黄土之上,映出了一片肃杀的气氛。干若和万基各自站在自己的阵营前,目光如炬,紧盯着对方。他们身后,三千名士兵整齐列队,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手中的武器更是寒光逼人。
干若首先观察到了城北的一片树林,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伏击点。同时也是一个理想的粮草储备地。他命令一部分骑兵隐藏在树林中,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同时安排后勤人员将部分粮草秘密运往树林中,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他在城南布置了大部分的步兵,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以防止万基军队的突然袭击。
而万基则注意到了城南的一片高地,他认为这是一个观察敌情和指挥作战的绝佳位置。于是,他亲自率领一支精锐的卫队占据了这片高地,并在此建立了临时指挥部。他将精锐的卫队部署在高地上,作为自己的核心力量,而弓箭手则分布在城北的丘陵地带,利用地形的掩护进行远程打击。为了确保粮草的安全,他还在高地附近设立了粮草储备点,并加强了防守力量。
干若深吸了一口气,他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于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而步兵的防御力则是他的弱点。因此,他决定采取一种“以快打慢”的战术,利用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迅速突破敌阵,然后直取帅旗。
而万基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他深知自己的步兵防御力强大,且弓箭手的射程远、精度高。因此,他决定利用弓箭手压制对方的骑兵,同时利用步兵的防御力抵挡对方的冲击。
战斗打响了。干若的骑兵如同离弦之箭,迅猛地冲向敌阵。然而,万基的弓箭手早已做好准备,密集的箭雨如同飞蝗般射向骑兵队伍。骑兵们虽然勇猛,但在箭雨的洗礼下也不得不暂时后退。
干若见状,心中并未慌乱。他迅速调整战术,派出步兵队伍进行掩护,同时派出小股精锐骑兵从侧翼进行偷袭。然而,万基同样应对得游刃有余。他派出轻骑兵迅速包抄了步兵队伍的后路,将其困在了包围圈中。而针对侧翼的偷袭,他也早有准备,派出弓箭手进行远程打击。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都在试图寻找对方的破绽。干若的骑兵虽然勇猛,但在万基弓箭手的压制下始终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而万基的步兵虽然防御力强大,但在干若巧妙的战术下也始终无法彻底压制对方。
然而,就在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时,干若发现了一个机会。他注意到万基的帅旗位置过于暴露,而且周围的防守相对薄弱。于是,他决定采取一次冒险的行动,亲自率领一支精锐的突击队伍,直取帅旗。
万基发现了干若的意图,他迅速调整阵型,试图阻止干若的行动。他派出了一支精锐的卫队,试图拦截干若的突击队伍。然而,干若的行动迅速而果断,他率领的突击队伍犹如一把锋利的剑,突破了敌方的防线,直扑帅旗。
在激烈的战斗中,干若终于斩下了帅旗,他高举着帅旗,大声呼喊着胜利的口号。他的士兵们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击。最终,干若凭借着出色的战术才能和指挥能力,以及士兵们的顽强拼搏精神,赢得了这场比试的胜利。
淳罗单于静静地坐在王座上,他的脸色苍白,仿佛已经油尽灯枯。然而,他的眼神却坚定而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决断。他用力撑起身子,声音虽然微弱,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从今日起,”淳罗单于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我将禅皇位给干若。他年轻有为,智勇双全,必能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宫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干若身上,这位新晋的皇位继承者。干若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恭敬地跪在淳罗单于面前,双手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
“万基,”淳罗单于转向另一个儿子,“我任命你执掌京城防务,协助干若处理朝政。我希望你们二人能够同心协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国家。”
万基上前一步,郑重地领命。他的目光坚定而忠诚,仿佛已经做好了为国家和皇位继承者奉献一切的准备。
最后,淳罗单于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他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充满了期待与信任:“我希望各位大臣能够用心协助干若和万基,共同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
群臣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