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叔侄相见(1 / 2)

万军 允之允之 1103 字 2024-03-15

安庄一愣,不明所以地看着林润之。林润之微微一笑,继续道:“原来你的祖父就是大夏皇帝淳罗单于,这等身份,居然一直瞒着我。”

安庄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解释道:“润之兄,你误会了。在祖父眼中,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孙儿而已。我的娘亲在生下我后便离世了,父亲对我也没有太多的关照。反倒是他后来认识了现在的太子妃,生下了金实这个弟弟,一家人对金实颇为看重,我反倒成了局外人。”

林润之听闻此言,不禁为安庄的遭遇感到惋惜。他拍了拍安庄的肩膀,说道:“安庄兄,你的身世如此坎坷,却依然能保持一颗侠义之心,实在令人佩服。从今往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定会竭尽全力相助。”

安庄感激地看着林润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自己从此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兄弟。

林润之没有告诉安庄自己的身世,因为他知道,身世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唯一因素,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于是,他决定继续寻找自己的叔叔,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根据楚子安留下的地址,林润之来到了高义侯府,林进义,所居住的侯府,自建立之初便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这并非因为府邸的破败,而是因为林侯爷的身份——他是一位汉人,却身处以匈奴为主的皇朝之中。

这座侯府,虽然规模宏大,但建筑风格却与周围的匈奴府邸格格不入。汉式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在这座以匈奴文化为主流的京城中显得尤为突兀。因此,侯府自建立以来,便饱受冷眼与歧视。

林侯爷对此并不以为意,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与处境。他默默承受着外界的冷眼与嘲讽,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尊严。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即便身处逆境,汉人的风骨与骄傲也不容践踏。

在仆人的引领下,林润之来到了林进义的书房。推开门,他看到了那个曾经威震四方、意气风发的叔叔,此刻却已是一副苍老憔悴的模样。林进义的头发已经花白,脸庞瘦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落寞。

看到林润之,林进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迎接,却被林润之按住了肩膀。两人相视无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

过了许久,林进义才开口打破了沉默:“润之,你来了。”他的声音沙哑而低沉,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疲惫。

林润之点了点头,他深知叔叔的处境和心情。在这个以匈奴为主的皇朝中,身为汉人的林进义无疑是个异类。他不仅要承受着汉人的骂名,被指责为叛徒,还要忍受着匈奴人的轻视和排挤。然而,这一切他都默默承受了下来,只为了保护汉家百姓的安宁。

林润之看着叔叔那苍老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意和感动。朝着叔叔点头,“叔叔,我来了”。

林进义欣慰地看着眼前的林润之,只见侄子已经褪去了昔日的稚嫩,眉宇间多了一丝成熟与坚定。他心中暗自感叹,时光荏苒,当年的孩童如今已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青年。

林进义越看越满意,自家大哥生了一个好儿子啊,他话锋一转:“润之,你会喝酒吗?”

林润之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已经学会了。”

“好!”林进义拍案而起,豪气干云地说道,“男儿要成大事,首先要会喝酒!”

他转身对旁边的仆人吩咐道:“快去备好酒菜,我要与大侄子痛饮一番!”

仆人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备好了丰盛的酒菜。林进义并没有着急让林润之用餐,而是将林润之带到了灵堂前,林进忠的灵牌端正的放在主台上。

“润之,磕头”,林进义喝道。

林润之‘噗通’跪地,朝着灵牌狠狠磕了三个响头,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死的太过冤枉,他一定会为父亲报仇的。等林润之抬头,他早已经泪流满面。

“大哥,润之看你来啦”,林进义说完,脸上也已经被泪水浸湿。

林进义与林润之在林进忠的灵牌前相对而坐,举杯畅饮。酒过三巡,二人已是酩酊大醉。可惜了可惜了,二人对饮始终没有三个人来得痛快……

——————————————————————

此时的安庄刚踏入东宫的大门,还未来得及适应宫殿内的奢华氛围,便迎面撞上了太子妃宇文氏。宇文氏的眼神如刀,她尖刻地嘲讽道:“安庄,瞧瞧你这一身风尘仆仆的模样,简直是给大夏皇家抹黑。身为皇家的血脉,却如此放荡不羁,成日里不见踪影,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安庄的眉头紧锁,他对于宇文氏的刻薄早已习以为常。他微微低头,算是向这位名义上的母亲致意,然后便向书房走去,他要去向父亲万基请安。

万基,身为东宫之主,却并未给安庄多少温暖的父爱。他的眼神冷漠而疏离,仿佛安庄只是他众多子女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他淡淡地瞥了安庄一眼,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安庄,你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