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润之站在中州的大夏国境内,心中五味杂陈。这里曾是他梦想中的地方,繁华的中州,是汉家文化的中心,也是天下英雄汇聚之所。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一阵刺痛。
安阳城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却有不少汉家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们或跪或坐,在路边乞讨,或是为过往的行人做些简单的杂役。而那些匈奴人,则骑着高头大马,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肆无忌惮。
林润之紧握着手中的剑柄,每一次看到汉家百姓被匈奴人欺侮,他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他无数次想要拔剑出手,为那些无辜的百姓讨回公道。但是,他每次都会想起子安哥的叮嘱:“到了大夏国境内,一定要隐忍。”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他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他必须要先了解这里的情况,找到合适的机会,才能为那些百姓做些什么。
于是,他走进了一家酒楼。酒楼内人声鼎沸,各种口音的交谈声此起彼伏。他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向小二要了几样饭菜。
就在他低头吃饭的时候,忽然听到隔壁传来了一阵喧闹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一群匈奴人正围着一名女掌柜,动手动脚,言语轻薄。那名女掌柜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惊恐和无助。
林润之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怒火。他再也忍不住,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的剑柄已经紧握在手中。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比他年长几岁的公子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那公子身材高大,面容英俊,眼中透着一股凌厉之气。他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了那名正在调戏女掌柜的匈奴人的衣领,一拳将他打倒在地。
其他匈奴人见状,纷纷围了上来,想要找那公子的麻烦。然而,当他们看清那公子的面容时,却都吓得脸色大变,纷纷后退。
那名公子冷冷地扫了一眼那些匈奴人,然后转身走向了林润之。他向林润之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林润之心中一阵惊讶。他看得出,这名公子并非普通人。他的身手敏捷,气度不凡,显然是一名身怀绝技的高手。而且,他居然敢在这么多匈奴人的面前出手相助汉家百姓,这份勇气和正义感更是让林润之佩服不已。
他连忙上前结交那位公子,想要向他请教一番。那位公子也很爽快地和他聊了起来。
交谈中,林润之得知这位公子名叫安庄,也是匈奴人。这让林润之感到更加惊讶了。他从未想过会有匈奴人会站出来保护汉人。
安庄解释道:“我自幼喜欢中原文化,对大夏国也抱有深厚的感情。而且,在大夏国成立之初,淳罗单于就与高义侯共同颁布了法令,规定匈奴儿郎与汉家百姓同处,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匈奴人天生对汉家百姓有所歧视,所以才时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我只能尽我所能去管这些事情。”
林润之听着安庄的话,心中涌起了一股敬意。他仔细端详着安庄,安庄的面容刚毅而深邃,犹如精心雕刻的玉石,线条分明而优雅。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英气,居然和殷巧玉有着几分神似。
“安庄公子,请问你可有妹妹”,林润之看着安庄,心里想起了调皮可爱的殷巧玉。
安庄愕然,“在下只有一个弟弟,并没有姐妹”,他很好奇这个中原人为何如此提问。刚刚他出手的时候也看到了林润之拔剑的动作,因此才留下来同他交谈。
“没事”,林润之有些失落,“你看着和我的一个妹妹很像”,林润之向安庄介绍了殷巧玉,这让安庄很是好奇,打趣着有缘一定要见见她。
二人相互吹捧了一会,安庄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林小兄弟,听你的口音,似乎不是本地汉人。不知你此行是要去往何处?”
林润之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坚定地说道:“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大夏国的都城南阳。”
安庄闻言,心中不由一动,自己离开那么久了,是时候也该回南阳一趟了。他思索片刻,然后说道:“南阳吗?那正好,我也有意前往那里。既然我们同路,不如就结伴同行如何?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林润之爽快的答应了,二人结伴向南而行。
此时的殷巧玉头戴面纱,坐在安阳的一家面馆中,她不由得打了一个喷嚏。“谁又在念叨我了,娘亲?师傅,还是润之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