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不可无君(2 / 3)

姜望告辞离开。

琅嬛神这次也是真的陷入沉眠,开始休养,恢复力量。

殿宇外,阿姐回眸瞧了一眼。

才快步跟上了姜望。

......

长公主的亲自奔走,用绝对的诚意很快暂时安抚了百姓,神都里剩下的隋军也集结起来,包括了青玄署的镇妖使,由傅南竹率领,随时准备出城降妖。

唐棠、乌啼城主他们抵得过千军万马,极短的时间,就把围困神都四个方向的妖众给杀退了数十里,长公主就在适当的时机,撤除了大阵。

傅南竹率领的人就从四座城门杀了出去。

等姜望走出皇宫的时候,妖怪的数量已经锐减,更被杀退了百里。

它们也瞧出神都里的问题似乎被解决了,紧赶慢赶的还是迟了一步。

唐棠又杀的非常凶。

妖怪们不得不萌生退意。

开始四散而逃。

仍在往神都赶的妖怪,瞧见前面的情况,只能就地躲藏。

没有凶神,且没有足够多的妖王,剩下的大妖小妖再多也不够杀的。

它们可以为了攻破神都,悍不畏死,但没希望的情况下,亦不愿无谓送死。

只是它们跑得再快,最终藏起来活下来的也没多少。

神都以及整个琅嬛的妖患算是解了。

有妖怪的通风报信,各境的妖怪亦只能止步。

但纷乱却没有那么快平息。

除了自始至终很平静的苦檀,以及得到了乌啼城主的消息,并未拼命拦截,从而也减小伤亡的垅蝉,其余各境打着打着就越来越乱。

长公主第一时间就放出消息,让在各境的修士,尤其是仍在外的韩偃、帝师他们,竭力平息妖患,再尽可能的派遣琅嬛的力量去驰援。

陈景淮虽然死了,但惹出的一堆烂摊子,波及了整个大隋,不是轻易就能结束的,长公主只能站出来,最大程度的把控局面,其余的唯有暂时放一边。

这个时候,西覃望来湖的第一批人才来到苦檀磐门。

何郎将也还没有得到外面的消息。

苦檀从始至终都是风平浪静。

但苦檀青玄署最先得知了来自琅嬛的消息。

娄伊人身为苦檀青玄署的行令,亦是山泽的成员,只是神都的大战突如其来,并没在原本的计划之内,所以他未能参与。

那么无论是否自愿,他都得集结人马,赴各境去驰援。

理所当然的,也得把消息传给在磐门的何郎将以及剑阁等势力。

郁惜朝他们也没想到局势变化的这么快,所以算不上着急往这边赶,甚至第一批人到了磐门后,亦未即可再往琅嬛,而是先打探消息,等着后续的人都赶到。

吕涧栾在郁惜朝他们这里得知隋境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为了以防万一,或者趁火打劫的心思,亦是第一时间在西覃的奈何海,雅苑小筑的地方,集结兵马。

奈何海里的妖怪也同样后知后觉,是通过西覃的动向才意识到问题。

可他们都没有实际开始后续的行动,何郎将得知消息,磐门里也就很快都得知了琅嬛以及各境的情况,那么郁惜朝他们自也就知道了。

无论属于哪方势力,抱着什么样的想法。

各境妖患还是其次。

关键的是,大隋变天了。

隋帝陈景淮已死。

奈何海只可惜没有最快得知消息,谁让苦檀里啥事没有,外面乱成一团,也没消息传过来,它们此时再行动已经迟了。

尤其磐门除了骁菓军,又集结了不少人,另一头的西覃,也集结了大军。

它们这时候更完全没有行动的可能性。

毕竟对它们来说,大隋只是死了个皇帝,隋境里的大物们还在。

它们想踏平神都,可不是纯粹为了踏平神都。

陈景淮这个大隋皇帝,天高皇帝远的,从来不是它们忌惮,或者乱隋的关键。

磐门的隋人以及驻扎在此的骁菓军,才是打心里的震惊甚至慌乱。

琅嬛虽有消息传来,但并未有多详尽。

他们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

郁惜朝他们则是有些犯难。

这种情况,他们还去不去神都?

陈景淮既然死了,那姜望肯定就没事,他们有这个信心,只是心里遗憾自己动作慢了,没能帮上忙。

童伯很认真想了想,下决定道:“原路返回,也尽快把消息传给西覃,并阻止他们渡海,抛开别的,此时双方全面开战,大隋的百姓就没活路了。”

郁惜朝、苏长络自是听童伯的。

他们过来是走的奈何桥。

双方的镇守者都可以单独的打开入口。

但出来的时候,正常情况下,就也得经过双方镇守者的盘查。

毫无疑问,他们走寻常路,能来到磐门,是何郎将许可的。

否则把隋境奈何桥的入口一关,他们就只能哪来回哪去。

奈何桥的坚固程度是能抗住大物一击的,没办法在奈何桥上再跑到奈何海上去。

但何郎将让他们过来,不是为了帮他们打神都的,因为压根也没了解情况,只是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