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然他们听一边走一边听边上的导游介绍故宫。
导游开始了故宫的全面介绍,跟她记忆里有点不同,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就听这位小姐姐导游道
“这里是明清时期的紫禁城,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
我们通过这张平面图来了解一下它的主要布局。紫禁城自1420年明成祖朱棣最初建成,先后历经明朝14位、清朝10位帝王在这里一统天下,发号施令。
他的正门就是雄伟壮观的午门。推出午门斩首,那只是影视剧里的桥段,他实际上是明朝的皇帝惩罚大臣打屁股地方,也是皇帝新年颁发隶书和向皇帝敬献俘虏的地方。
紫禁城它实际上是一座长方形的布局,分为两半部分,南半部分为前朝,北半部分为内廷,以乾清门前的横街为分界线。
前朝是皇帝和大臣处理朝政的场所,主要由太和殿、中和殿、蓖和殿组成。
太和殿并不是皇帝上早朝的地方,这里是皇家举行重大典礼之处,比如说皇家三大节,元旦。
东至万寿,包括皇帝御驾亲征、皇帝登基,皇帝娶皇后,皇帝册立太子,只有这种庆典之时,才会启用太和殿。
中和殿呢,是举行各种典礼之前,皇帝提前做准备工作的地方。而后边的蓖和殿呢,不光是皇家宴会厅,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科举考试最后一关殿试的考场。
在前朝的左右两侧分别是文华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在明朝曾是皇太子居住的东宫,清朝主要用于为皇帝讲解经筵。
那么在殿北呢,就是文渊阁,为皇帝的专用书库,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7.9万多卷就收藏在文渊阁。
而文华殿南边呢,是内阁,内阁大学士,学士们就在这里供职。西边的武英殿在明朝是皇帝斋戒的地方,皇帝在斋戒时召见大臣也是在这里。明末,隆明起军。
领袖李自成曾在武英殿登基称帝,清初首先进入北京的摄政王多尔衮也在这里办公。
后来武英殿为修书处,为皇家印刻了大批的书籍。内廷部分从乾清门往北,包括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御花园,东有东六宫、玉庆宫、奉仙殿和斋宫,西有西六宫和养心殿,还包括最东面的宁寿宫区的一组建筑和最西面的慈宁宫、寿安宫等。
内廷呢是皇帝日常办公以及后妃和皇子、公主们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乾清宫、交太殿、坤宁宫合称为后三宫,在明朝和清初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皇帝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
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嫔妃们的住所。斋宫是皇帝在举行祭祀典礼前斋戒的住所。
奉仙殿在清代是供奉祖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每逢庆典,皇帝都要先到这里举行大祀。那么,宁寿宫区域的皇祈殿,
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和颐和轩等一组建筑,都是乾隆皇帝为自己养老而修建的。
他曾许诺不超过他的祖父康熙在位61年的时间,准备当满60年皇帝之后就退位在此养老。
所以这组建筑的名称多有祈望长寿的意思,但他从来没有在这里居住过。
养心殿是清朝雍正以后的8个皇帝的寝宫,而慈宁宫和寿康宫是太后太妃们居住的宫殿,因此又被称之为寡妇院。
导游小姐姐讲的很细,很多游客不自觉的跟紧导游小姐姐脚步。
他们看见一排小房子。比起旁边那些高大气派的宫殿,这一排低矮的小平房看起来跟整体格格不入,有一种落差超级大的感觉。有人说了,这应该是当年太监居住的地儿,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太监住的地方呢,他是在景山周边的小胡同里,而这个地方实际上是他们晚上在值夜班的时候的班房,房色低矮也证实了他们身份的卑微。
孟阳:“跟随着导游小姐姐的,听着讲述,真是长知识了”
孟然:“确实,这个小姐姐讲的让人通俗易懂,快,跟上小姐姐的步伐。”
孟然拽着白鹏飞拉着孟阳,生怕错过了蹭导游的机会。
这导游小姐姐很好,很多不是她的团队人跟着走,她也不在意。
而且一直吐字清晰,带着笑容声情并茂的讲述。
快到乾清宫的时候,导游小姐姐指着故宫的屋顶。
“今天教大家认识一下京城故宫屋顶上的大怪兽,领头的这个叫祈凤仙人,腾空飞翔,有逢凶化吉,祈愿吉祥的意思。
往后数,第一个是龙,象征帝王,具有邪水镇火之意,第二个是凤,百鸟之王,第三个是狮子,镇山之王,寓意凶猛威严。
第4个是海马,海马是龙的儿子,象征着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可以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第5个是天马,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有傲视群雄、开疆拓土的气势。注意海马和天马的外观区别,就是海马是没有翅膀的,但是天马有翅膀。
第6个是鸭鱼,注意看,它是龙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