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相见(1 / 2)

“半个月就过年了,阳阳你买好回丰盛市的票了吗?”李淑琴问

孟阳:“嗯,已经买好了,腊月二十七的票”

李淑琴:“那就好,到时候我去送你,等你过完年回来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我去车站接你。”

孟阳:“嗯嗯,李阿姨你真好!”

“对了,今年井博文还不回来过年吗?”

“前几天打电话说要回来,没说具体时间,说上飞机前再告诉家里,那臭小子不靠谱,前年他也这么说,后来都没回来。”李淑琴抱怨儿子

孟阳笑笑不语。这话她没法接,那是人家儿子,怎么说都行,她要是说就变味道了。

李淑琴没在儿子回不回来过年这个问题上纠结,因为没用,她也习惯了。

很快时间到了腊月二十七这一天。

王佩茹在办公室正在做年前工作最后的整理工作,办公室电话这个时候响起,

铃铃铃 铃铃铃

李淑琴放下手里的工作,接电话,"喂,哪位?"

"l李会计,大门口有人找你,说是你家亲戚。”门卫保卫科小陈看着眼前这个气质不凡的老太太

“我家亲戚,你让来人等一下,我马上下去”李淑琴有点懵,她家亲戚?她哪里来的亲戚。

多年前她养母就去世了,从小到大就她和养母两个人生活,养母是因为不能生育,被前夫家婆婆嫌弃,找了自己家远房表外甥女来,让她养母让位置做小,说她养母是个不下蛋的母鸡,还想占着正妻的位置。

养母气不过,她当时想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来老一套说法。

她男人也是个没主义的,都听他婆婆的,气的养母跟丈夫写了离婚文书,把婚离了。

那个年代离婚,对女性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背后说三道四的人多了。

后来前婆婆为了不让她留在当地生活,就说她不能生孩子,还编排了很多谎话。整的左邻右舍养母一出门就指指点点。

娘家也觉得养母这样在家生活不行,被人说三道四不说,以后的生活也是个问题,就让养母离开家乡,来丰盛市投奔舅舅家生活。

当时的养母舅舅家在丰盛市算是个富户,家里有一些房产,可就一个儿子,还出国留学去了,不在家中,养母刚刚到舅舅家那几年过得很好,舅舅还让养母继续去女子学校去念书。

没几年局势动荡,舅舅一家打算变卖家产去国外找儿子去,想着带养母一起出国,可养母不想离开,她怕自己这一走就再也不能回来了,她舍不得自己的母亲父亲,就想着自己还是回娘家生活吧。

舅舅看她坚持不跟他走,就留给养母一套房产,说如果她不想出国就留在这里生活吧,回去娘家又要面对那些流言蜚语的。

养母哪里能要舅舅家的房产,舅舅当时就说当养母给他们看房子了,这样当有一天他们回来的时候也还有房子可住。

养母在舅舅和舅妈离开丰盛市后就一个人生活了下去,几年下来,养母都是一个人生活。

1949年养母45岁,当时已经是一名初中老师,晚上去同学家家访,回来的路上在胡同口的树下捡到了她,当时她在还在襁褓中,养母后来跟她说起这事的时候,拿出来一个小被子和一张布,布上面写着她的出生日期,还有当年戴在她脖子上的一块玉佩,玉佩背面刻着一个茹字,这就是她名字的由来。

1968年她响应国家号召下乡支援,当时走的时候养母把小被子和布还有玉佩都给了她,说怕哪天自己保不住这些东西。她明白是什么意思,当时的运动已经很严峻了,母亲这是怕她有一天会被下放去。

所有急着让他去下乡当知青,怕她被牵连。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远。

在他下乡不到半年的时候,母亲就被下放到了大西北去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当中间多次托人打听母亲的下落,可都没有结果。

后来72年的时候她收到一封大西北的信,信中说她母亲病重,让她去看看,信很短写的,只是说她母亲在那个大队,还要病情,其他没有写,她知道这封信能寄到她手里很不容易。

她立马和大队书记请假开证明,因为这几年下乡她表现的一直都很好,书记听她母亲病重,也就没有为难她,很痛快的帮她开了证明。

她倒了3次火车又坐了半天的汽车和三个小时后的牛车,路上足足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来到了母亲被下放的村里。

可她没有见到母亲,因为她来的太迟了,母亲已经去世了。

她找到当地的大队,大队书记还真的是个好人,跟她说那封信就是他帮着写的,她母亲是不同意她来见自己的,可书记看她母亲病重太可怜了,想着怎么也让她见自己女儿最后一面,

信是早就寄出了,不知道为什么王佩茹收到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书记把她母亲的遗物拿给了她,告诉王

最新小说: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西门仙族 疯批师叔她杀疯了,全宗火葬场! 穿越异世从山神做起 神话从宝莲灯开始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为龙之道 捉妖 天灵根都换给你了,还委屈什么 穿书后,我成了疯批反派的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