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蜀 洛党争,炮打程颐(2 / 3)

容,却是怎么都合不拢。

是的!

事实是,赵煦是故意的。

他如何不知道大胡子的大嘴巴,本就没把门。

而张舜民此人,当年在高遵裕账下,就是职业当杨修的。

他曾写过大量的反战诗词。

像【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啊,又或者【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之类阴阳怪气,嘲讽朝廷穷兵黩武的诗词,数之不尽。

所以在当年,张舜民就挨了铁拳——被贬郴州监酒税。

而赵煦把张舜民送去登州,等于是在火上浇油。

两个大嘴巴、乐子人凑在一起,能憋什么好?

于是,孔文仲炮轰程颐,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反正,探事司报告,这几个月来,登州往来汴京三孔家宅的书信,络绎不绝。

大胡子和张舜民,给三孔写信,难道只是单纯的谈论诗词?

不可能的!

大胡子这个人,从来都是得意就忘形。

他如今,风头正盛,政绩斐然。

如何能在登州受得了寂寞?

必是想回朝,领袖风骚。

干掉洛党,蜀党自然就能崛起。

他将来回朝后,就有着一个强大的执政基础。

就是……

苏轼恐怕怎么都想不到,这场争斗,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模样吧?

不止蜀党、洛党,激情对轰。

很快新党和旧党,也被卷了进来。

台谏的年轻人,兴高采烈的唱着战歌,加入战局。

彼此越打越激烈,也越喷越上头。

终于,炮口对准都堂,造谣造到元老头上。

于是,事态完全失控。

自元丰八年以来,被赵煦镇压了整整三年的朝堂,开始刮起党争的风暴。

而且,是一场涉及所有人,从宰执元老,到六部大臣,几乎都被卷了进来的大风暴。

而这,正是赵煦所需要的。

不这样来一番风浪进行测试,他又怎知,这朝中大臣,谁是人谁是鬼?

不分清楚人和鬼,明年的那些改革、政策,如何执行?如何落实?

同时,他也能趁机,将朝堂修剪一番,把最顽固的守旧派和最没有底线的造谣者,从朝臣中分离出来,驱逐出去。

以此实现朝中上下众正盈朝,皆是他的忠臣。

至少,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无脑反对,以及单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异论者。

这是赵煦,吸取了熙宁变法失败的教训后,想出来的主意。

当然,这是需要非常精妙的政治手腕和相当周密的政治部署。

不然,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所以,赵煦才会故意的在这段时间,天天往翰林院跑,以此制造不在场的假象。

赵煦正思虑着,明日召见吕公著和李常的时候,该如何切入,又该如何借他们的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童贯悄然来到他身边,低声禀报:“大家……”

“皇太妃到了保慈宫!”

“恩?”赵煦回过神来,看向童贯:“姐姐不是应该在三娘阁中,照看三娘的吗?”

“听说是庆寿宫的奉圣仁寿夫人奉太皇太后旨意到皇太妃殿后,皇太妃方离开太妃殿,到保慈宫遏见娘娘……”

赵煦抿起嘴唇来,他踱了几步后,对童贯道:“且仔细着去保慈宫,待姐姐出来,便去问一问,太皇太后的旨意内容是甚?再来回禀!”

“诺!”

……

保慈宫。

向太后静静的听完,朱氏在她面前禀报的话。

她的眉头微微皱起来,心思深沉着。

良久之后,向太后才对朱氏道:“吾知道了!”

“明日一早,吾会到庆寿宫中,给娘娘谢罪!”

“汝且赶紧回去,照顾公主吧!”

“对了!”向太后想了想,对自己的尚宫张氏吩咐:“且去告诉甘泉县君,叫县君将前些时日,交趾国进贡的燕窝取来几饼,交予皇太妃,叫太妃带回去给公主补补身子!”

“多谢娘娘恩典!”朱氏听了,顿时千恩万谢。

燕窝,是交趾贡物。

据说,只有绝壁悬崖之上的燕子,所筑的燕窝,方属绝品。

元祐元年,官军南征后,交趾便以此为贡,因为产量稀少,故此每年贡献都不多。

据说,此物有滋补、养颜、润肺之功。

所以,便是宫中太妃,也只在节庆时,才能得赐一二饼。

朱氏倒不是没有。

交趾每次入贡,官家都会派人,送她数十饼。

同时,诸公主、皇子也都有赏赐。

但,态度很重要。

尤其是对比之后!

送走朱氏,向太后靠到坐褥上,闭着眼睛。

“姑后啊姑后……”

“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她低声呢喃着,声音弱不可闻。

……

赵煦在就寝前,得到了童贯的回报。

他听完童贯转述的话后,眼睛眯起来。

“太皇太后……这是想要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