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惊慌失措的样子,像极了夹着尾巴的土狗。
国家的灭亡,往往就亡在这些道貌岸然,义正言辞的伪君子手里。
我没打算就此放过他,准备痛打落水狗。
继续说道:“本朝带兵剿匪的将领,文官出身的比比皆是,你敢抗旨!”
钱谦益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
哭嚎道:“皇上恕罪,微臣哪里敢抗旨啊,只是小人生来体弱,又不谙兵事,恐误了国家大事啊。”
我轻蔑的看着他那瑟瑟发抖,缩成一团的身体。
说道:“那你就回家养病吧,我不想再看到你。”
在大家鄙夷的目光中,钱谦益垂着头,落寞的离开了皇宫。
正在大家还沉浸在钱谦益搞笑的丑态中时,孙承宗双手作揖道:“皇上,微臣以为如果李自成愿意议和,并不是不能接受事情,反而是上策。”
此言一出,众人用诧异的眼神望向孙承宗,有些甚至已经开始言语攻击。
“卖国贼....
狗腿子.....
就是怕死.......”
面对众人的谩骂和嘲笑,孙承宗不屑一顾。
用坚毅的目光望向我继续说道:
“皇上,如今大明朝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农民军反贼林立。
加上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如果不能快速的稳住大局,朝廷恐有倾覆之危啊!”
“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我们大明朝千秋万代,万世永昌,你这是诅咒我大明朝,罪该万死!
皇上请治孙承宗诽谤朝廷,诅咒社稷之罪。”
内阁大臣周延儒情绪激动的指着孙承宗叫骂着,希望我给孙承宗定罪。
我没有搭理他,只是催促孙承宗道:“你继续说,不要管其它。”
周延儒听我这么一说,也只得悻悻退下。
孙承宗继续说道:“如今女真在辽东逐渐势大,已成朝廷心腹之患,
这次迫不得已召袁督师进京勤王,造成辽东空虚。
如果皇太极趁机进攻辽东,打入关内,与李自成前后夹击我们,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啊。”
听他这么一说,朝堂里议论的更热闹了。
有认为孙承宗说得在理的,也有觉得他危言耸听的。
也有明知道他讲得在理,但偏要找他瑕疵的......
听到他讲的与黄胡先生说的不谋而合。
我不由得对这位有能力,有气魄,有忠义的大臣肃然起敬。
大声说道:“讲得好,继续说下去。”
听我这么一说,那些原本还想向孙承宗发难的大臣,都连忙收住嘴,像蔫了的茄子一样。
孙承宗听我这样一说,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他擦拭了下眼泪。继续说道:
“现在李贼退守宣化,进可继续攻打京城,退可以席卷南方各省。
京城是大明的心脏,而南方是朝廷的赋税重地。
无论他进攻哪里,对我们都不利。
而我们朝廷,袁督师率领的军队不能在京城久留,要速回辽东。
按我们现在的兵力加上曹文召带来的备倭兵,要想击败叛军,恐怕难以办到。
如果在这个时候能稳住李自成,或者招安李自成,甚至让其北上抗金,那都是对朝廷大大有利的啊!”
孙承宗讲完之后,群臣又开始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还是点头表示赞成。
“还有其它的意见吗?”我环顾一周问道。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敢出来发声。
等了一阵,见没有人站出来发表其他意见,
我总结道:“我觉得孙承宗讲得很有道理,是个可行的方案。
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至于谈判人选,朝会后内阁再做商议。
接下来讨论另外一件事情,
如今京城已成四战之地,强敌环绕,我想把京城迁回南京,众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听到要迁都回南京,朝堂炸开了锅。
其实这个提议之前也有提过,因为反对的声音太大而终止了。
反对的主力是代表江南官绅的东林党人。
他们表面上义正言辞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陈述迁都的种种弊端。
拿北宋迁都临安最终被灭举例。
说什么天子守国门,迁都就等于逃跑之类的话来绑架皇上威迫大臣。
实则是担心都城一旦迁到南京,
朝廷势必会加强江南地区的管理,他们在江南地区的种种贪腐特权无法继续,这严重影响他们的利益。
所以他们坚决反对迁都回南京。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几乎所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