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迷茫(1 / 2)

皇帝让小太监们都出去,周内侍把守住殿门。

“昨日,朕才知道,太祖皇帝能够坐上皇位,是世家们角逐出来的,他们两头下注,注定不会输。”

“前朝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说的不是普通百姓,是世家大族,他们才是百姓。”

“与民争利,也是说的世家大族,普通的老百姓只是消耗品而已。”

刘佳面色苍白反驳道,

“陛下,现在不是前朝,有名的世家大族都已经消失了啊。”

皇帝看着一脸雾水的刘佳,

“春秋战国时,出现了第一批军事贵族,汉晋时期又有了第一批世家大族,隋时,隋炀帝有感陇西军事贵族的强势,想要倚靠五姓七望的世家和征讨高句丽来摆脱陇西军事贵族的掣肘。”

“但是,隋炀帝操之过急,三次东征高句丽,和开掘大运河沟通南北,让陇西军事贵族损失惨重,不得已他们铤而走险建立了唐朝。”

“唐太宗一生都是在与五姓七望作斗争,直到女帝临朝时才分出胜负,黄巢起义时世家被彻底铲除。”

“宋时,新的世家出现了,学阀,他们掌握书籍,操纵科举,他们建立书院,他们成立党派,他们把持朝政,不在朝堂却胜似朝堂。”

“楚帝发现了端倪,大力清查党人,搜捕禁书,学阀扶持武人作乱,这就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刘佳一时之间消化不太过来,里面信息含量有点大了。

皇帝看着愣在那的刘佳,

“太祖皇帝建立大齐,多亏江南学阀辅佐,所以对他们多有优宠,他们只是在家乡教教书而已,他们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却以老师学生的名义掌控了朝堂。”

“沈老三他们只是给朕的警告,而这些银子是对朕的妥协,明白了吗。”

刘佳缓缓的点了一下头,

“臣明白了,不管谁做皇帝,都是需要读书人来治天下,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是啊,他们立于不败之地啊!”

皇帝落寞的说道。

刘佳在宫里蹭了一顿饭,慢悠悠的回家一边走一边想着。

“我本以为世界挺简单的,没想到我还是个虾米,顶多是个大虾米。”

皇帝是不会放弃的,看这样子陛下是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了。

曲阜,孔府,家主孔政看着下首的崔家家主崔健,

“首尾都处理干净了吗?”

“孔兄,放心吧,处理的干干净净。”

孔政看着崔健,

“不要掉以轻心,我们的陛下可是很聪明的。”

崔健不屑的说道,

“当年,我们先祖看好太祖皇帝,才毁家支持,怎么!现在想过河拆桥了。”

孔政震惊的看着崔健,

“放肆,你怎么敢如此大逆不道,圣人教诲你都学到狗肚子里了。”

“我们只要跟陛下井水不犯河水就好,有些东西不要打打杀杀的,是可以谈的。”

崔健在孔家待了一天,商量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孔政看着走出去的崔健,

“崔家,弄不好要出事啊!”

刘佳回到府里,让锦衣卫将自己在宫里听到的事情交给沈炼他们,让他们去调查一下,自己现在已经抽出了一万锦衣卫,和三百陷阵营,都要利用起来。

沈炼他们收到主公传信后,锦衣卫开始活动起来了,东厂的人隐约有点察觉,但是找不到也就没有办法了。

崔健回到清河家里,自己在书房待了一个时辰左右,让管家招来了四个死士,拿出四封信交给他们,他们就出发了。

崔健阴沉的脸,看着黑色的天空。

“当年我们的先祖能把太祖皇帝推上皇位,就能把你拉下来,皇室又不是只有你一人,我们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我未尝不可…………!!”

崔府,出来了四匹快马,无视宵禁,直冲城门,城门守将看到是崔家人,急忙打开城门放人出城,骑士们连马都没停就冲出了城门消失在夜色中。

孔家要祭祀孔子,邀请清河崔家,太原王家,江南顾家,李家,赵家,各家家主前来观礼。

皇帝看着手里的谍报,东厂的探子只能在外围探一下根本无法深入,各家传承几百上千年的,府里也都是各有规章制度,轻易无法深入。

皇帝看了一眼周内侍,

“你说,还有人在调查他们。”

“是的陛下,但是只找到些蛛丝马迹,他们非常高明,东厂的探子不是对手。”

皇帝左手捋了一下胡须,

“越来越有意思了,只要确定不是世家的探子就行了,看看他们要干嘛。”

周内侍赶忙躬身退下传令去了。

皇帝抚摸着坐下的龙椅,真的是躁动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