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似曾相识(2 / 3)

国为民,不遗余力。”

见长孙霖给自己带上为国为民的高帽,易林也不好否认,无奈苦笑道:“霖兄太看得起在下了。在下也只是不想违背了先父的遗志,所以才上京赶考,考上考不上倒无关紧要,至少了结一桩心事。天下英才千千万,在下可不敢轻狂。”

长孙霖伸手拍了拍易林的胳膊,笑道:“易林兄既然认我这个朋友,就不要再自称什么在下了。我们君子之交,平起平坐。我相信易林兄的为人。”

易林心想,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为人,表面却龇牙咧嘴道:“霖兄真是快人快语,倒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嘿,不苟言笑。”

长孙霖欣然一笑道:“笑不笑,那也得看对什么人。”

易林抓头,大感招架不来,只好继续嬉皮笑脸地道:“这样说来,我又要受宠若惊了,哈哈,能得霖兄看得起,证明我易林也不是一无是处嘛。以后还得靠霖兄多多关照。”

见易林吊儿郎当的表情,丝毫没有稳重的样子,长孙霖直摇头,看不懂眼前这男子到底是城府深呢还是城府浅。

长孙霖轻轻耸肩,然后牵起嘴角,淡淡一笑道:“易林兄真会说笑。说实话,易林兄什么都好,就是太,太轻浮了一点,让人有点捉摸不透,不敢轻易信任。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到了长安城之后,这样的行事作风可不太好。特别是入朝为官,若是不能谨言慎行,很容易惹麻烦的。”

易林知道长孙霖是好意提醒警告自己,科举为官之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朝堂之中,人心难测,充满危险。

易林拱手作缉,以表感谢,点头认同道:“霖兄说得是。我到了长安城之后自然会正经一点的,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我早死十回八回了。我有一位朋友,想必霖兄也认识,宇文家的宇文峰,在大理寺当差,他也曾告诫过我,去到长安城可不能再这么不正经。”

长孙霖悠然道:“宇文峰我知道。京城十子嘛,宇文家的武功还不错,也不知道宇文峰把寒冰劲练到第几重了,我没和他交过手,还不知深浅。我还知道,易林兄的武功深藏不露,想必也是高手。”

易林连忙摆手苦笑道:“哪里哪里,怎么敢在霖兄面前称高手,我不要命了么我。”

长孙霖见易林那吊儿郎当手忙脚乱的模样,忍不住嫣然一笑道:“哈哈哈。易林兄,你很有趣,到了长安城之后,我会留意你的。”

见长孙霖言行中语气突变,似关心又似恐吓,易林受宠若惊地道:“瞧霖兄这话说得,我都背脊发凉、毛骨悚然了。嘿,你还是别留意我了,否则我心里会发慌。”

长孙霖耸肩一笑道:“如果问心无愧,自然宠辱不惊,又怎么会怕别人留意呢。易信之大学士乃是我等后辈的榜样,我相信易林兄你作为他的儿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易林咧嘴笑道:“易老头,嘿,我爹他什么都好,就是一点不好,太迂腐,什么事都一根筋,不会转弯。我要是像他,那才是糟糕呢。”

长孙霖淡淡道:“食君之俸,忠君之事,乃大义,这有什么不好的。”

易林挠头笑道:“世事如浮云,我等草野小民还是凡事顺其自然一点的好。小弟此行长安城要是能够混个一官半职就已经很知足了。”

长孙霖煞有介事地道:“在我眼里易林兄可不是什么草野小民。再说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普天之下可没有几人能够做到。我觉得易林兄就有点那意思,让人摸不准悲喜。”

易林玩心突起,想要将脚下一颗石子踢向远方,但想起脚踝受伤,只好换成弯腰捡起石子往断崖远处一扔。落石激起几只飞鸟。

易林望着断崖黑漆漆的深渊,忽然咧嘴笑道:“摸不准不代表没有。我才不想悲喜不分呢,那样活着岂不是太无趣。若不能深刻体验世间的七情六欲、悲欢离合,那人生在世,多没意思呀。”

长孙霖笑道:“果不其然,易林兄是个有远大志向之人。所以你去长安城到底想干嘛?”

易林这才反应过来落入了长孙霖的圈套之中,心里有些生气。

易林硬着头皮道:“鸟总想要在天空飞翔,鱼永远向往遨游大海。小弟我行我素惯了,决不允许别人指手画脚。”

长孙霖好奇地望了一眼易林,忽然问道:“你到底是一个正经人还是不正经人?”

面对长孙霖突如其来的发问,易林莫名其妙地道:“呃,我当然是个正经人。只是我吊儿郎当惯了,不喜欢拘束,也不想看的太透,这样人生才会有趣对吧。”

见易林死活都不肯说出去长安城的真正目的,长孙霖只好作罢,毕竟他是易信之的儿子,应该不会做出祸害大唐的事情来。

长孙霖瞥了一眼易林的脚踝,说道:“本还想着是否有机会和易林兄切磋一下,看来今夜易林兄是没有比武的兴致了。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先回去休息吧,明天还得出发行军呢。”

易林摊手苦笑道:“其实我什么时候都没有比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