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成为谋士(2 / 3)

否?”

安禄山略一犹豫,但转眼便坚决道:“男子汉大丈夫,岂能无志于天下。我安某一生,建功立业,但这还远远不够。”

梁羽没想到安禄山竟然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激动道:“很好。大人能不拘于世俗礼节,敢于直面自己的野心,已是不可多得。还有一个问题,安大人师承何门何派?”

安禄山一怔,若有所思,最后喏喏道:“无门无派。”

梁羽无奈苦笑道:“安大人若不能真的推心置腹,又怎能让那些拿命追随之人肝脑涂地呢。也许安大人是在思量我梁羽一个年纪轻轻的书生是否值得推心置腹吧?”

安禄山心里惊讶,没想到这梁羽年纪轻轻,竟然如此明察秋毫,好像什么都瞒不过他。

安禄山深呼吸一口气,沉吟道:“哪里哪里。我的确是有所保留,还望梁先生见谅。此事乃我内心最深的秘密,即使是我的夫人也未曾告诉。其实本人曾经乃拜火教的青龙护法,后来离开拜火教,改名安禄山,投奔大唐从军打仗,立下赫赫战功,封为河东节度使,才有今天的成就。”

梁羽心中吃惊,拜火教又称明教,在江湖武林中乃是人人谈之色变的存在,都说魔教中人行事如同禽兽,丧心病狂。

当然,在梁羽看来,虽然拜火教的行事作风未免歹毒残忍了一些,但倒也没觉得拜火教的教义有多么的离经叛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到底人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有能力者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为所欲为,本就是常情常理。

梁羽淡淡一笑道:“只怕安大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拜火教吧,若不是拜火教暗中相助,这赫赫战功可不好立。如果我没有猜错,安大人一定是因为二十年前的荡魔令才不愿说出自己和拜火教的关系。”

安禄山陷入回忆,叹息道:“唉,当年拜火教教主魔心日盛,对教徒纵容无度,导致一些心狠手辣之辈祸害中原,滥杀无辜,得罪了官府和武林。皇上派出军队,联合茗剑山庄带领的一众武林人士,直接荡平了青云山,当日的惨相,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真是不忍回想。从此以后,拜火教也成为了禁忌,绝迹于江湖。在很多人看来,毕竟拜火教是不为正道所容的魔教,希望梁先生明白我的苦衷。”

梁羽洒脱笑道:“哈哈哈,大人不拘小节,我梁羽又怎么会是非不分呢。如果我是那种迂腐之人,只会欺世盗名,大人也不会看得起。自古以来,正邪本就难辨。有拜火教暗中相助,若是于安大人的大业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安禄山走上前去,拍了拍梁羽的肩膀,沉声道:“我对梁先生已是毫无保留,请梁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大唐积弱,正是我辈乘势而起的好时机。”

梁羽拱手道:“大人雄心壮志,既然看得起我这样的无名书生,我自然愿意效犬马之劳。从此以后,我梁羽必定为安大人肝脑涂地,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只是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安大人,日后出谋划策,如果我与严庄、尚高等师爷的意见相悖,安大人会听谁的呢?”

安禄山略一沉吟,义正言辞地道:“你们都是我的心腹,心腹直言不讳,我自然是得理者听之。”

梁羽当然知道安禄山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表明他是一个理智之人,不会亲疏有别。

梁羽要的便是这种理性无情的主子。纵观历史,那些一方霸主最后没能统一天下,不正是因为感情用事这四个字吗。

梁羽单膝跪地,恭敬道:“好。从此刻开始,我梁羽一介书生,三尺微命,正式为安大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安禄山赶紧伸手将梁羽扶起来,激动地道:“得梁先生相助,真乃我安禄山之幸。我这就召见文武众人,当场跪拜,请梁先生做我的幕僚。”

梁羽连忙摆手道:“怎敢真让安大人跪拜呢,之前不过是想知道安大人是否真的有心收留我这个无名小卒而已。”

安禄山厉声道:“我安禄山向来言出必行,就算不跪拜,但仪式可不能免,我要让大家都知道梁先生的重要性,不能有任何轻视之心。”

梁羽缓缓摇头道:“其实大人您做出姿态表明多重视我并不能让他们对我心诚悦服,如果我是个庸碌之人,就算他们表面对我客气,但心里照样会轻视。所以要想让他们服我,我就得做出点事情出来。”

安禄山自然知道想要服众就要拿出点实力,不然以后这梁羽说得话便得不到其他幕僚们的重视。

安禄山搓指沉吟了一下,点头道:“梁先生说的有道理,只是不知道梁先生想要怎么做呢。”

梁羽望了望大厅外,缓缓道:“那我就助大人拿下万马庄吧。对于控制万马庄,我想大人已经谋划已久了吧。”

听梁羽提起万马庄,安禄山便如鲠在喉,叹息道:“的确如此,我做梦都想拿下万马庄,只可惜一直无从着手,只能望马兴叹啊。姓万的都是硬骨头,若是强取,只会玉石俱焚,不但损兵折将而且最后什么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