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所以此次护剑绝对不容有失。纵观整个武林,能够和阴阳归一对抗的人,寥寥无几。皇上派高力士亲自护送,也是想确保青离剑万无一失。”
小狼佩服道:“少爷就是少爷,竟然连阴阳归一都懂。”
易林得意一笑,好整以暇地说道:“知道读书有什么好处不?那就是长见识。前人们著书立说,那可都是古往今来的经验,我辈若是不珍惜,实在是暴殄天物。我这个人吧,没什么爱好,唯一爱好就是喜欢读书。”
小狼不屑置辩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易林笑道:“你少爷我这次进京很大程度是因为翰林院里的藏书阁。听说那里有很多独一无二的古籍残卷。如果让这些孤本放在藏书阁里沉寂蒙尘,岂不是暴殄天物。所以说呀,我要去解救解救她们。说不定藏书阁里还会有我梦寐以求的《航海图志》呢。”
自从知道《航海图志》还存留于世,易林是做梦都想找到它,然后出海远行,环游世界。
在东极岛的时候,易林坐在悬崖边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他总是会好奇,大唐时期的海洋世界是怎么样的?
还是说海洋还是那个海洋,并没有什么变化?
小狼似乎对什么翰林院藏书阁不感兴趣。
他一心想着阴阳归一的事情,若有所思地沉吟道:“高力士待在皇宫之中也能悟出阴阳归一的功法,确非常人。让一个武功这么高的人待在身边伺候,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害怕。”
易林慢条斯理地道:“这阴阳归一并非高力士首创,前人早已经研究过许多途径,不过能把它变为自成一派的武功,也只有高力士做到了,可见他的武艺造诣不可小觑。听说呀,高力士是从翰林院藏书阁里的一本叫《葵花宝典》的书悟出来阴阳归一的武功心法。”
小狼好奇道:“这阴阳归一到底是怎样一种武功?有多厉害?”
易林继续吃着桌上的菜,一边咀嚼一边随意道:“我没练过,也没和会这种武功的人交过手,我怎么知道。要不你去试试?”
小狼想起高力士散发的阴柔渗人之气,知道自己不是对手,苦笑道:“那还是算了,我答应了老爷和夫人,还要照顾少爷你呢,不能就这样死了。”
易林挑逗着吐槽道:“你小子不是又菜又爱打的吗?怎么这次就怂了呢?”
“呃……保命要紧!咱还是聊回阴阳归一吧。”小狼支支吾吾道。
小狼心知肚明自己的武功和高力士不在一个层次,当然不会傻到真的过去比武,那和自寻死路没什么区别,于是故而言他,扯开话题。
他虽然行事冲动,但还不至于自寻死路。
易林咽下口中的食物,打了个嗝,饿意顿消。
他伸了伸懒腰,忽然来了兴致,继续道:“其实我之所以了解阴阳归一,都是从一本叫《阴阳杂记》的书中读来的。这本书易夏庄就有,不过我估计你也没看过。”
小狼尴尬地苦笑一声。他是个武痴,从来都不喜欢进书房,当然不可能看过什么《阴阳杂记》
易林缓缓说道:“这阴阳归一与道家有点渊源,准确地说是与阴阳家有点渊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能脱颖而出的,无非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杂家、纵横家八大家。后来,道家产生分歧,衍生出了阴阳家。时至今日,农家,杂家,法家,墨家,乃至兵家和纵横家,都已渐渐式微,倒是天竺外来的佛家后来居上,日渐壮大,与儒家,道家,并称为三大家。”
“这个阴阳家有什么关系?”小狼不解道。
易林继续说道:“你先听我说我。阴阳家虽然是道家衍生出来的小家小众,但却源远流长,夹缝中代代相传。阴阳家有一个小分支,叫阴阳合一,著有《葵花宝典》一书。而高力士所创的阴阳归一则是从阴阳合一中演化出来,继承了阴阳相生相克的思想,但阴阳合一注重大自然的阴阳,而阴阳归一却更注重人本身的阴阳。”
易夏庄别的不多但藏书却是众多,除了易学士和夏三小姐平时出岛游历收集回来的书籍,还有许多江湖人士登门拜访带来的书籍,可谓网罗天下。
易林不爱练武反而好读书,在岛上没事的时候就阅览群书,再加上他博闻强记,所以对阴阳家的评价信手拈来,头头是道。
高力士乃京城十大高手之一,轶史阁的《武林轶史》对他的记载也十分详尽。
每期《武林轶史》易林都会追看,从中了解武林之事。
在场的众人,如果要论谁对高力士的武功最为了解,那非易林莫属。
小狼似乎对佛道儒等百家的思想所知甚少,虽然易林说了一大堆,但他却听得一头雾水。
小狼茫然道:“人自身还有阴阳啊?”
易林喝了口茶,继续道:“当然,一花一草皆阴阳,人自身当然也有阴阳。”
小狼皱眉道:“易经八卦我也懂得一些,你说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