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已到夏至时节,坤宁宫后院内知了声此起彼伏。
听闻浣衣局一宫女暴病,乃是时疫。
一时间,各宫中人心惶惶。
坤宁宫内全部戒严,屋内各处燃着浓浓的艾草味,在闷热的天气中,熏得人喘不过气来。
前几日,淑妃前来探望小皇子,见坤宁宫内艾草一直燃着,听闻金城之内百姓遍染时疫。
瑾汐不忍黎民百姓因染病不得医治,颠沛流离,又见燕云澈这几日为时疫之事烦心不已,便提议前往太庙祭祖请愿。
太后娘娘、皇上皇后、淑妃、蒋昭仪一同乘轿辇前往太庙。
一同祭祖朝拜后,分别写下请愿签进入庙内烧香请愿。
皇上同太后请愿出来。
轮到瑾汐,瑾汐挥笔写下:一愿陛下洪福齐天;二愿百姓安居乐业;三愿时疫驱至散尽。
独自入庙拜祭后将愿签烧尽。
请愿之时,瑾汐瞥见火盆之中,有片未曾烧尽的愿签剩下一角,写着“吾女安去”……
她用颤抖的手拿起那片愿签,仔细地端详着上面的字迹。没错,那是陛下的笔迹,她再熟悉不过了。
瑾汐脑袋一时间嗡嗡作响,面色煞白。
瑾汐的心跳得厉害,她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正欲转身出门之时,一位出家的老僧人拦住瑾汐去路:“娘娘似有一劫……”
瑾汐一脸错愕的看过去,他身穿袈裟,手持禅杖,面容慈祥,眼睛明亮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
“胡说什么,娘娘好好的。”燕云澈见瑾汐面色不对,快走几步上前来,一脸不快地冲老僧道。
“陛下莫要紧张,是福是祸尚不可知也。且陛下……乃是可破劫之人……”
燕云澈一把牵过瑾汐,头也不回的走了。
瑾汐身子被燕云澈霸道的牵着,摇摇欲坠的朝外走去。
脑袋仍是一片空白,心里只想着那未烧尽的愿签,究竟为何意。
坤宁宫。
瑾汐让一干人等全部退下,只留了赵嬷嬷一人。
“嬷嬷,自小我生母去世,在侯府时便不受老爷和主母宠爱,我的一应物品全赖赵嬷嬷打点,你便是如我亲生母亲般的……”瑾汐说到此处吸了口气,略微哽咽住。
“瑾儿,这是怎么了?”
赵嬷嬷忙拥住瑾汐抚慰,用的称谓是瑾儿,不是娘娘。侯府中以前只有嬷嬷与清羽哥哥这样叫她。
“嬷嬷是否有事瞒我?生产之日……”瑾汐啜泣声更大了些。
此时一句“皇上驾到”将瑾汐生生剥离出情绪。
燕云澈蹙眉:“发生何事?”
瑾汐擦拭泪水,闭口不言,燕云澈也不再多问。
揽过瑾汐,温热的掌心轻抚瑾汐的后背,瑾汐在他怀里哭个不止,哭累了便睡着了。
就连何时睡在床榻上竟也不知。
待睡醒后,燕云澈已去处理政务,瑾汐大体猜到一些,为求心安便又唤了嬷嬷来。
赵嬷嬷已知瑾汐来意:“娘娘恕罪,您当初……怀的是个龙凤胎……”
瑾汐听闻身子向后倒去,嬷嬷眼疾手快,起身相扶。
“当时,你因腹部受力导致胎位不正,太医与稳婆竭力救治,也只保下一胎……瑾儿莫要心怨陛下,陛下也是一心为着你的……”赵嬷嬷无奈地轻声劝抚着。
这几日,瑾汐恍恍惚惚,胸口堵滞,难以抑制的心痛不已。
难怪那日陛下如此狠心处置孟氏……原来自己痛失一子却浑然不知……
突然,赵嬷嬷闯了进来:“娘娘!小皇子似乎……染上了时疫……”
瑾汐呼吸一窒,即刻便冲去小皇子所在的偏殿。
只见小皇子安安静静的躺着,眉心略皱,表情也似有痛苦。
瑾汐一探额头滚烫,再看其手臂胸口处,细嫩的皮肤上似已起红疹,吓得瘫坐于床边。
燕云澈也赶来,忙扶起瑾汐:“这有太医,汐儿你体弱,若染上时疫朕顾不来你,快去殿外候着。”
“走开!”瑾汐用力一甩,竟气力大的惊人,“我已失去一个孩子,不可以再失去煜儿!”
瑾汐情绪激动,手扶胸口剧烈起伏。
燕云澈无奈,只得将瑾汐拍晕,横抱至寝殿休息,安排太医专人照料。
燕云澈负手而立:“何人多嘴?!”
赵嬷嬷忙跪下请罪,也并未辩解。
“念及你照料娘娘有功,免去你的死罪,这坤宁宫你是待不得了,去浣衣局做事吧。”燕云澈眸色一沉,面色冷峻无比。
瑾汐醒来,忙抓着太医问煜儿的情况,太医只道在尽力救治,已有些好转。瑾汐不顾阻拦飞奔到偏殿,却已被侍卫围得水泄不通。
燕云澈在殿内亲自照料